西川返回主頁
第04部·捲三百六十四: : 成都尹山南西道劍南東川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入朝進門下侍郎。
第04部·捲三百七十八: : 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
第05部·捲四百十六: : 臣某言:今日伏見劍南西川節度使崔寧所奏露布,十一月七日於劍南大破吐蕃,
第05部·捲四百二十四: : ◇ 為西川崔僕射謝卻赴劍南表
第05部·捲四百二十五: : ◇ 為劍南西川崔僕射再請入朝表
第05部·捲四百二十八: : 出入東西川,垂二十年矣。
第05部·捲四百三十二: : 歷淮南荊南劍南西川節度觀察使,尋加吏部尚書。
第05部·捲四百三十七: : 官彭州刺史、檢校庶子兼御史中丞、西川節度營田副使。
第05部·捲四百五十三: : 貞元元年拜劍南西川節度使,以破吐蕃功進檢校右僕射,封扶風縣伯,加統押近界
第05部·捲四百六十一: : 吏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充劍南西川副大使、管內度支管田觀察處置等使上柱
第05部·捲四百八十四: : 今日中使某乙奉宣進止:得劍南西川節度使某乙奏,得册南詔副使寵頎狀雲:「異
第05部·捲四百九十二: : ◇ 送許協律判官赴西川
第05部·捲四百九十七: : 祿大夫檢校太尉兼中書令成者尹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兼管內支度營田觀察
第05部·捲五百: : 以門下侍郎檢校吏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觀察西川八國瀘南安撫等使,自文水
第06部·捲五百一: : 纍命為河南京兆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其撫周郊,方熾。
第06部·捲五百五: : 殿中侍御史劍南西川節度推官。
第06部·捲五百十一: : 德宗朝官劍南西川節度使。
第06部·捲五百二十六: : 充劍南西川節度使。
第06部·捲五百四十八: : 收劍南東西川
第06部·捲五百七十六: : ◇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謝撫問啓
第07部·捲六百八: : 西川之右族,光未耀而德已基。
第07部·捲六百十七: : 授劍南西川節度使。
第07部·捲六百三十一: : 呂溫、李逢吉、右拾遺盧元輔、劍南西川觀察支使李正叔、萬年縣主簿談元茂、集
第07部·捲六百四十四: : 又西川賊於鹿壯頭城投降,都虞候郝同美說賊城精兵不下數百人,其餘一二千悉是
第07部·捲六百四十六: : 何則?西川、浙西皆非反側之地,其四鄰皆國傢臂指之臣,劉闢、李獨生狂謀,
第07部·捲六百四十七: : ◇ 劍南西川節度使下將士史憲等敘勳製
第07部·捲六百四十八: : ◇ 授王陟監察御史充西川節度判官等製
第07部·捲六百四十九: : 敕:臣藩洎逢吉、尚書於陵所請劍南西川節度判官某官趙真長等,皆以文學政事
第07部·捲六百五十一: : 及投事西川軍將、州縣官,所由典正、前資、寄茲,所犯雖該霈澤,莊田須有所歸
第07部·捲六百五十三: : 李西川自饒州為雜端。
第07部·捲六百五十七: : ◇ 西川大將軍賀若岑等一十二人授御史中丞殿中監察及諸州司馬同製
第07部·捲六百六十一: : 嘗在西川,時為從事,亂危潛伏,能潔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