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chuan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吴植之狱: 繁县尉(今四川新繁)宰相王钦若任西川安抚使时曾荐举过吴植,天圣三年(1025
汴京涝灾: 谓河东、河北、京东、京西、湖北、西川等路均遭洪水袭击,灾异现象之所以出现
牛峤卒: 前蜀高祖王建节度西川,牛峤为判官。
后唐灭蜀: 唐以皇子魏王李继岌(存勖子)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年幼不任事),以郭崇韬为
唐杀王宗弼等: 以财贿郭崇韬求为西川节度,并邀众求以郭镇蜀,引起魏王、郭崇韬二人相互猜忌
唐征蜀财: 西川节度使盂知祥许其发库藏,而川中州县租税以需供十万镇川军所需为由,不许
康延孝叛唐: 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
孟知祥杀李严: 分别以孟知祥、董璋为西川、东川节度使,二人均据险要、拥强兵,有据蜀之志。
两川争盐: 东川、西川两节度所辖境内均有盐井,东川盐利稍多于西川
唐平王都: 宁节度使房知温、昭义节度使毛璋、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东川节度使董璋、归德节
两川坐大: 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样、东川节度使董璋恃兵力、财政割据一方,渐成坐大之势,
两川举兵: 西川孟知祥闻讯与董璋相约共同举兵。
孟知祥据有两川: 而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在朝宗属均无恙。
后蜀孟知祥建国: 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
梓州刺史段子璋反: 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联兵攻绵州,五月十六日克之,杀段子璋。
严武为西川节度使
吐蕃陷剑南西川诸州
杜鸿渐以姑息靖蜀乱: 以宰相杜鸿渐为山南西道、剑南东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蜀乱。
西川军乱
剑南兵乱,旋平: 西川节度使张延赏弃城逃奔汉州(今四川金堂西北)。
张延赏为左仆射: 西川节度使张延赏怒,迫而还之,因此二人有隔阂。
南诏王求归唐: 及西川节度使韦皋至镇,招抚群蛮,异牟寻遂潜觅人求内附。
韦皋兵大败吐蕃: 吐蕃发兵十万入寇西川,并征发南诏兵。
韦皋再败吐蕃: 西川节度使韦皋遣部将王有道帅兵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战于嶲州台登(今四川喜
判官严绶以“进奉”迁官: 韦皋在西川有日进奉。
德宗赦吴少诚罪: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闻诸道兵讨吴少诚无功,上言说:“臣请帅精锐万人以讨之。
吐蕃将马定德等降唐: 吐蕃因屡为西川节度使韦皋所败,贞元十六年(八00),其笼官马定德与大将数
韦皋屡败吐蕃: 德宗遣使敕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出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势,纾北方边患。
韦皋遣使献俘: 西川节度使韦皋兵围吐蕃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
永贞革新: 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
王叔文拒刘辟要挟: 奉转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之意于王叔文,求领剑南东川、西川及山南西道三道使职
韦皋等上表言王叔文之奸: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上表说:“陛下哀毁成疾,日理万机,请暂令皇太子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