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返回主頁
“四一二”政變: 蔣介石把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設在江西南昌後,便加緊和帝國主義、舊軍閥官僚勾
南昌起義: 江西南昌則在武漢和南京之間。
廣州起義: 從東西南三面嚮起義軍反撲。
三一八慘案: 在北京圓明園西南面“九洲清宴”遺址,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墓,這座墓園占
五原誓師: 分別列隊在臺的東西南三面。
占領九江、南昌: 柏齡所率第一軍第一師王俊部應嚮城西南潯鐵路上的牛行車站急進,奪取該站,嚮
五卅慘案: 又在烈士墓西南建造五卅小學。
第一次粵桂戰爭: 西南各省組織護國軍務院,出兵進攻北洋軍閥控製的湖南,舊桂係參加了護國戰爭
粵軍剋復廣州: (成濬)東電:“岑、陸見難再容於西南,遂公然投降北延。
巴黎和會: 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
覺悟社: 1904年2月4日生於廣西南寧。
安福國會在北京開幕: “溯自西南興師,以至本軍政府成立以來,於護法屢經表示,除認副總統代理大
孫中山倡導護法: 由於西南軍閥無意北伐和護法,並與北京政權中的直係軍閥勾結,護法運動失敗。
馮國璋出任民國代總統: 聯絡海軍總長程壁光及西南軍閥於1917年 9月在廣州建立了與北京政府對峙的護法軍
護法運動: 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鬥爭。
護法戰爭的湖南戰場: 西南軍閥想利用孫中山的威望,藉“護法”之名來對抗段祺
貴州宣佈獨立: 社會上《西南日報》和《貴州公報》惡語相嚮,師範學校和法政學堂揮拳幹仗……
袁世凱下令撤銷帝製: (5)請黎、徐、段三人聯名電勸西南護國軍停戰議和,以蔡鍔為陸軍總長、戴戡
陝西、四川、湖南獨立: 義舉西南,正欲提我健兒,共勷大舉,乃以瘠牛全力,壓我湖湘,左掣右牽,有加
中俄蒙協約: 西南與新疆省,西與阿爾泰接界之各旗為界。
護國戰爭: 嚮敘府(今宜賓)西南之安邊進攻。
白朗起義: 之後又率軍嚮西南方向發展,在豫西南和鄂北邊境20多個州縣輾轉作戰,采取靈活
廣州新軍起義: 同盟會在發動西南邊境起義時,部分革命黨人已投身新軍隊伍或各軍事學堂,着
同盟會發動欽廉防城起義: 指示王和順轉攻有重兵駐紮的廣西南寧。
光復會: 革命活動、武裝起義始終放在兩廣和西南地區。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提出五項要求:不得將西南諸省的築路、開礦獨占權讓與法國;
甲午戰爭: 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
平壤之戰: 以衛汝貴軍四千人防正南與西南隅大同江口一帶;
: 退守於京(今河南洛陽西南)。
: 晉軍剋鞏(今涸南鞏義西南)。
坑秦降卒: 自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南下,擬西進涵𠔌關(今可南靈寶東南)。
項羽分封: 建都薊(今北京市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