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之返回主頁
捲三十二: : 不可補之以縷;
捲五: : 將何以補之?《書》曰:「惟先假王正厥事。
捲三十六: : 依《漢書·武帝紀》註補之,語方完)。
捲七十七: : 闕則補之,通清夷之路,塞邪枉之門,舉善不拘階次,黜惡不畏強禦。
捲五: : 將何以補之?《書》曰:「惟先假王正厥事。
捲三十六: : 依《漢書·武帝紀》註補之,語方完)。
捲七十七: : 闕則補之,通清夷之路,塞邪枉之門,舉善不拘階次,黜惡不畏強禦。
捲二十: : 以《北史》補之,故無此表。
捲四十六: : 選補之法,妙盡才望,如不可並,後地先纔。
捲三·魏三: : 因使士補之
捲三十七·魏三十七: : 仲山甫補之
捲八: : 俟更求舊拓本補之
第01部·捲七十五: : 占補之時,都無旨敕,差科之際,頓異編氓,或一丁有名,則一戶合免,往年製敕
第01部·捲八十一: : 及收補之後,曾莫教招。
第02部·捲一百九十二: : 則女媧氏補之,於是乎煉其五石;
第03部·捲二百六: : 補之不足。
第03部·捲二百十一: : 即補之,不論賢良德行可以化人,而拔擢見用者,縱吏部侍郎時有知此弊,而欲超
第03部·捲二百八十八: : 不勝塵露裨補之誠。
第04部·捲三百二十四: : 著《字林》五篇以補之
第04部·捲三百三十一: : 何藉補之?苟有人焉,有國焉,昌齡請攘袂先驅,為國士用。
第04部·捲三百七十二: : 受次補之記,得傳燈之旨,繼明佛日,紹六為七,至矣哉!於戲法子,永懷梁木,
第05部·捲四百十一: : 以殿中執法次補之,服我新命,用循階歷。
第05部·捲四百四十: : 閱三軍之實而補之
第05部·捲四百五十六: : 自太補之既散,俗易弊而難威。
第05部·捲四百六十八: : 惟仲山甫補之
第05部·捲四百七十二: : 即用補之
第05部·捲四百九十四: : 使鄙夫書而補之
第06部·捲五百二十二: : 闕則補之
第07部·捲六百六: : 圜視府局、素闕者補之
第07部·捲六百四十一: : 補之伊何,以當其闕。
第07部·捲六百四十九: : 仲山甫補之,蓋所以節宣天子之嗜欲,而彌縫其不及也。
第07部·捲六百六十: : 爾宜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