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未返回主頁
捲一一之三: : 武王雖未太平,平定天下,四海貢職,比於文王之世,亦得假稱太平,故《魚麗》
捲一一之五: : 禮雖未備,年期既滿,則不待禮會而行之,所以藩育民人也。
捲二二之一: : 雖未對敵,亦有離心,故有闊兮洵兮之嘆也。
捲三三之三: : 要人君雖未十二,亦治成人之事,不必至冠也。
捲四四之二: : 雖未逾年,要君於其國。
捲六六之三: : 雖未得爵命,而大於邾、莒,詩者緣政而作,故附庸而得有詩也。
捲十六十六之一: : 文王雖未得九州,以其稱王,故以天下言之。
捲十九十九之一: : 於時雖未太平,以其太平乃歌,亦為報也。
捲十九十九之二: : 何則?雖未太平,王者觀民風俗而可以巡守。
捲十九十九之四: : 雖未必一人作,而其文千百不同,故解其意。
毛詩多識捲一: : 皆形似魴而尾赤許書之魴當指此類此雖未合詩義而可廣異聞正不得以隨手摭拾輕議
詩經捲之五朱熹集傳: : 夜雖未央、而庭燎光。
捲二麯禮上第一: : 雖未有妻子,有為人父之端,又《內則》雲“二十乃能敦行孝弟,可責以孝子之行
捲五麯禮下第二: : 葬雖未逾年則稱君,則“晉裏剋弒其君卓”,“齊商人弒其君捨”是也。
捲九檀弓下第四: : 雖未三命,得有遣車,約鄭註《雜記》雲,則士無遣車。
捲十一王製第五: : 雖未大平得為之,故《詩·時邁》“巡守告祭柴望也”。
捲十二王製第五: : 夏時物雖未成,宜依時次第而祭之。
捲十六月令第六: : 雖未至八月則為災,故僖十一年“夏,大旱”是也。
捲二十四禮器第十 : : 雖未太平,已行此禮,但功成之後,陰陽彌更順之,故舉以言焉。
捲三十二喪服小記第十五: : 君雖未知喪,臣服已。
捲三十三喪服小記第十五: : 其雖未許嫁巳在二十而笄,猶男子之冠,非復童子,故知“成人則正杖”也。
捲四十雜記上第二十: : 雖未為士,猶服大夫之服,即下文是也。
捲四十二雜記下第二十一: : 今此明若祖喪雖未二祥,而孫死,則孫亦得用是祔禮祔於祖也。
捲四十三雜記下第二十一: : 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
捲六十二燕義第四十七: : 此等諸子雖未為官,皆從父尊卑以為等級,故有別其等、正其位也。
捲二: : 同約之傢子弟及在鄉校童生雖未能入籍,亦許隨衆序拜。
周禮正義序: : 雖未具顯,案《下麯禮》雲六大、五官、六府、六工之等,鄭皆云“殷法”,至於
捲十六: : 東西步數雖未聞,廣狹可容六軍,三三而居一偏耳。
捲二十一: : 然文武雖未為祧已立其廟,至後子孫,文武應遷叮迾不遷乃為祧也。
捲二十五: : 禬雖未聞,禬是除去之義,故知禬亦災變。
捲二十七: : 謂車雖未破,日月已久,舊壞者更易以新者。
捲二十八: : 雖未知其事,蓋掌守疆界,亦是禁戒之事,故在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