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返回主页
中期(康熙二年--康熙五十一年)[十四]: : 柴门一任长蓬蒿,泥滑从何觅素醪?苦忆使君文酒约,花时汎尽广陵涛。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十四]: : 于今环堵蓬蒿屯,”“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满径蓬蒿老不华,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十五]: :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五曹雪芹词曲家数: : 蓬蒿里竹柏嵯峨。
(六)作者底态度: : 有“环堵蓬蒿屯”之句,有“举家食粥酒常赊”之句,虽文人之笔不免浮夸,然说
(八)《红楼梦》底年表: : 敦诚赠诗有“环堵蓬蒿屯”之语,可见此时雪芹已很穷了,或已穷得很久了。
(十)八十回后的的《红楼梦》: : 中已有“于今环堵蓬蒿屯”之句,可见他已落魄很久了。
第20节 曹雪芹在黄叶村著书了吗?(1): : 所谓“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第24节 西山文字在,焉得葬通州(2): : 又有“于今环堵蓬蒿屯”、“不如著书黄叶村”等句。
第二节: : 于今环堵蓬蒿屯。
跋《红楼梦考证》: :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第10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5): : 于今环堵蓬蒿屯。
第85节:宝玉路谒北静王和得趣馒头庵(1): : 于今环堵蓬蒿屯。
第17节:跋《红楼梦考证》(2): :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第8节:《红楼梦》考证(7): : 于今环堵蓬蒿屯。
第5节:跟随蒲松龄去梦游(5): : 蓬蒿满之"的地方。
第1节:芙蓉如面柳如眉: : 我辈岂是蓬蒿人,早出晚归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