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y and dishonor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卷十四十四之一: : 知荣辱
卷三十四大传第十六: : 知荣辱”也。
卷四十七祭义第二十四: : 则知荣辱礼节。
卷五十六 缁衣第三十三: : 口为荣辱之主。
卷二十五: : 衣食足知荣辱
保傅第四十八: : 荣辱具施焉者,在所任也。
劝学第六十四: : 荣辱之来,各象其德。
卷二十二聘礼第八: : 荣辱之事,君臣同之。
卷二十六公食大夫礼第九 : : 荣辱之事君臣同。
第1节:序(1): :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第14节:第一篇 遵守公德(2): : 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
第62节:礼仪践行与古礼寻访(5): : 衣食足而知荣辱”一语来回答,说明经济发展之后,人必然会从言谈举止等方面提
颜渊篇第十二: : 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光案:“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之无一逗号
先进第十一: : 衣食足则知荣辱
子路第十三: : 衣食足则知荣辱
22、卖国、亡国全有理: : 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也是被传诵千载的一句名言。
孟子旁通(三): : 则知荣辱
孟子旁通(四): : 衣食足而知荣辱
为政第二(4): : 而真正决定人世间的是非成败、决定荣辱得失的是天。
颜渊第十二(2): : 吉凶荣辱,惟其所召。
第16节:论语心得(16): : 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
第40节:论语心得(40): : 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
第18节:养欲:即养礼: : 衣食足而知荣辱”,即是这个道理。
第33节:无义:无耻之尤(3): : ”(尽心章句上)荣辱不惊,在功名利禄面前,在穷困潦倒之时,始终能够保持独
第四篇 外用之学: : 衣食足而知荣辱
第七篇 治国平天下: : 衣食足而知荣辱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 百年荣辱镜中花”
第三部分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人生之道(3): :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第52节:孔子其人(10): : 而不是个人的安危和荣辱
第54节:孔子其人(12): : 对是非荣辱分辨得十分清楚,那么,百姓就好管理了,就归顺于你了。
公冶长第五: : 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
颜渊第十二: : 吉凶荣辱,惟其所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