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返回主页
第21节:养心寡欲:心理减负(3): : 还是没良心?英明如唐太宗李世民,每用御膳,居广宫,则思及百姓有饥寒之苦,
第27节:傅佩荣《论语》心得(27): : 意见领袖若是天纵英明、智虑超人,则大家不妨一心顺服,也不必在乎君子小人了
第三篇 内明之学: : 或是现代的英明领导们、老板们,是否都能自知有没有圣人之才,有没有圣人之道
第七篇 治国平天下: : 以秦穆公一生的英明,死后要人殉葬的事,或者未必是出于他的本意,也未可知。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 英明如康熙、雍正两代,纵使心里明由,但也不敢违背祖制,所以就增加历史政治
梁惠王篇第一(12): : 只有那英明智慧高的国君,可以用小国去事奉大国,所以大王事奉獯鬻,勾践事奉
第35节:九三述怀(1): : 甚至英明之主,为了争取长生,"为药所误"。
卷十: : 圣天子新政英明,如谦之亦宜束装北上,此会宜急图之,不当徐徐而来也。
围炉夜话: :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杀戚姬,
三一至四十: : 太祖英明不可及。
九一至一百: : 所以太祖英明不可及,当王朴造乐,闻其声太急,便令减下一律,其声遂平。
卷十舅甥/舅姑/妇妾/乳母: : 王珪说:“如今皇上英明,所有的事都依据法律,我接受公主的拜谒,并不是为了
世范卷中: : 李广一生英明赫赫,只有这件事做得气量狭小,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第4节:领袖之道(3): : 所以英明领袖治理国家,好像江海一样能容纳众流,永远做百川的领袖;
第5节:领袖之道(4): : 某位领袖英明,而旁边又有人指点,他就可以王天下;
第7节:领袖之道(6): : 一个英明的领袖,他的话必定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必定是从别人那里选择的,一
第10节:为官之道(1): : 英明的人主并不把他们当作大臣看待。
第12节:为官之道(3): : 这是你的英明
第14节:为官之道(5): : 英明的君主礼待他们,昏庸的君主把他们当做敌人。
第19节:为人处世之本(5): : 你的英明,就是群臣的幸福。
第26节:有德者得天下(2): : 所以英明的帝王注重品德,并且要身体力行。
第37节:治理的大道(1): : 英明的人主接受意见,不一定就能做到,但却从来就没有不接受意见的。
第39节:治理的大道(3): : 这就是英明的人主治理国家的情形。
第46节:用人决定成败(2): : 如果不遇到英明的君主,差不多要讨饭,甚至于也枯死于野外,就像那连绵不绝的
第48节:用人决定成败(4): : 人主英明,臣下也更加尽忠。
第55节:兼听则明(3): : 就更加英明
第56节:兼听则明(4): : 希望英明的人主和忠臣孝子都要以此为榜样。
第57节:兼听则明(5): : 君子说:“英明的人主都有益友,没有苟且享乐的大臣。
第63节:慎与忍(4): : 上面没有英明的天子,下面没有贤能的方伯,强大的楚国主持会盟,诸侯互相背叛
隐士思想与道家: : 英明的康熙,屡开博学鸿辞科来网罗不称臣、不投降的汉族知识分子,也便是对付
道教的演变: : 因此更见唐太宗的英明睿智,并非偶然。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英明如雍正者,孰知于一代事功之外,独以编著禅宗语录而世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