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返回主頁
人物: : 梁實秋完成了英國文學全集,新儒學大師牟宗三、徐復觀等人則更廣收門生,將孔
番社: : 有昔年英國構兵故智可循。
第1節:前言: : 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
第64節:文化名城——江蘇鎮江: : 焦山碑林、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等歷史遺址和風景名勝。
第1節:目錄: : 就好比牛津和劍橋之於英國,哈佛與耶魯之於美國。
第13節:風水育人才(2): : 英國軍艦出動為商團助威,情況十分危急。
第29節:日本人還沒認識湖南人(3): : 英國《泰晤士報》評論道:“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决定性勝利就是華軍之長
第33節:湘女多情(3): : 曾在日本和英國留學十年。
第36節:人才珠寶庫的超級鑽石: : 英國哲學家卡萊爾說:“人類的歷史歸根到底衹不過是偉人的歷史。
第37節:首倡師法西方(1): :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中國。
第38節:首倡師法西方(2): : 英國侵略軍善於在外洋作戰,一旦進入內河,便失其所長,因此守外洋不如守海口
第45節:擡棺保國防(2): : 英國人見中國軍隊即將收復南疆,出面“調停”,要清廷允許阿古柏殘部在喀什
第47節:擡棺保國防(4): : 他曾嚮英國駐華銀行貸款;
第58節:一身存亡,國運所關(3): : 他翻譯的著作就有《日本憲法》、《英國制度要覽》、《各國警察制度》、《俄國
第93節:嶽麓書院經世濟用(1): : 已經使它超過了法國巴黎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年齡,也足以使它留下朱熹、王陽
第97節:湖湘文化強大的生命力(2): : 他是我國駐英國的第一任公使,在國外看到了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習俗,多次上
第110節:培育各種人才的搖籃(2): : 從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到德國的勃興,直到今天美國首屈一指的富強。
第6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4): : 們不能學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的做法和英國的"圈地運動"。
引進與發明(3): : 錫剋族警員都被稱作“紅頭阿三”(英國人招呼警員常以I say開頭,這些人又都頭
“四大名旦”光彩奪目: : 載着龐大英國使節團的船艦駛入中國港口。
解放前老藝人傳技藝思想保守(1): : 1956年創作《花絲竜抱柱宮燈》送展英國,1957年創作《鳳凰牡丹臺燈》。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 : 英國的不列顛博物館,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些都有着相當數量的中國的青銅
第27節:一失足成千古恨: : 這對大瓶在英國倫敦拍賣,拍了70多萬英鎊,合人民幣1000多萬元。
第34節:多事之秋: : 香港從此被英國人管轄。
第5節:盛世收藏-歷史(4): : 英國有一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他有一道著名的"李約瑟難題"。
秦兵馬俑(1): : 兵馬俑在美國、英國都展覽過。
唐三彩馬: : 結果從香港準備運回英國的時候,這匹馬在船上丟了,被盜了。
寥若晨星: : 的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都有汝窯收
珍如拱璧: : 大點兒的那個在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直徑23.
汝窯的特徵: : 歷史上有沒有帶紋飾的汝窯呢?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裏有一個汝窯洗,橢圓形,洗中
海外遺珍: : 英國有一個收藏傢,在四十多年前逛英國的跳蚤市場,偶然發現一個汝窯,他就給
琮式瓶: : 一件在英國大衛德基金會,一件在臺北故宮,最後一件就是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