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與返回主頁
怨王孫: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稽莊即事: 山色與天平。
一叢花(和張子野): 眼色與心通。
賀新郎(遊西湖): 秋色與、芰荷俱老。
木蘭花慢(兩峰插雲): 倚闌幹、暮色與雲平。
浪淘沙(秋江): 一色與天通。
鷓鴣天: 佳人豐色與梅同。
驀山溪: 色與紅芳鬥。
霜天曉角: 秀美的春色與舒暢的人意,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二月道中效趙章泉體四首: 苦雨花無色與香,送春葉漫緑和黃。
謝衛太尉送新酒: 甕頭色與冰玉同。
迎春花: 花時色與香如此,花後娟娟更可人。
牡丹: 既全國色與天香,底用人間紫與黃。
論語·攻乎異端章: 佛如美色與淫聲。
老柏三首: 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
再用前韻贈高縉之三首: 晴色與春違,香紅不餘漂。
李花二首: 色與晴光亂,香和露氣勻。
步自玉局會飲於判院塗丈廨捨正得日字: 形色與氣味,審訂皆具述。
紫中貴: 沉沉色與露滴,泥泥香隨日烘。
初六日過湖: 時來春色與增加。
和賈陶二老二首: 草色與愁連。
張雲翔采蘭堂: 色與恩袍類。
題人移牡丹: 安排顔色與春裝。
市進馬寒甚: 邊雲寒色與愁濃,酒味何由入頰紅。
程公明駕部墨竹: 自遺山色與溪光。
宿山中十首: 月色與泉聲。
次韻十詩: 更無驕色與人鋤。
題汪水雲詩十首: 衹緣山色與湖光。
觀永叔畫真: 可畫惟應色與形。
濄口得雙鱖魚懷永叔: 其色與昔同。
和範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六金沙花: 豔色與天和。
和永叔內翰戲答: 任看色與月光混,衹欲走飛情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