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樂返回主頁
臨碣石: 至樂無聲。
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 應言蓬萊有至樂,六十九洞無纖惡。
和鄭知縣遊山韻: 至樂山行未易加,不應疾走便堪誇。
寄虔州東禪惠長老: 至樂匪尊斝。
老人生旦: 我有至樂非由他。
和陶淵明二十首: 自公有至樂,詩捲還坐隅。
小飲俯江樓分韻得俯字: 至樂非簫鼓。
再次韻: 至樂則和。
戒飲: 中有至樂地。
昔康節先生題安樂窩詩中雲樂見善人樂聞善事樂道善言樂行善意此即吾友朱仲明樂善齋之意也係之以詩: 人生有至樂,主善以為師。
再次韻謝之: 至樂麯糵間,虛名鐘鼎上。
仁壽縣治新開小軒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韻賦之: 至樂隨所寓。
泛汝聯句: 至樂謝鐘鼓。
南澗: 至樂在山澗。
题金元鼎至乐堂
遠遊十首: 至樂不外假,至貴斯無文。
赴德秀海棠之集: 至樂如此少。
題叔夏樂𠔌: 君知至樂本難名,何事猶令𠔌應聲。
與道相知最樂篇: 樂道至樂非常樂,宜真造適潛熙怡。
晨起信筆: 薑子胸中有至樂,青山白雲也不惡。
閒吟: 六義中間有至樂,不須苦作楚人騷。
閒詠二首: 中間至樂何人解,衹在藤床拄杖前。
山中: 山中有至樂,靜者得其意。
诗人有至乐
寄題經父萱堂: 吾儕所至樂,未厭夷居陋。
應製賞花: 共歌成至樂,千載搖聲詩。
泊淮岸夜聞鬼語: 汝有至樂爾不知。
九日和陶: 至樂豈必酒,天真自陶陶。
釣臺: 至樂在遊泳。
潛心齋: 至樂忘其貧。
雙鬆堂: 圖史諧至樂
再用碩夫韻二首: 至樂豈在真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