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返回主頁
春寒: 自問何所欲。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 默默心自問,於國有何勞。
自在: 自問我為誰,鬍然獨安泰。
自问
感春: 持杯自問身。
詠老贈夢得: 自問老何如。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 自問欲何之。
齋居春久,感事遣懷: 時時自問身。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詠身: 餘年自問將何用,恐是人間剩長身。
吟乐天自问怆然有作
踏莎行: 雲翼《宋詞選》)或以為詞人“反躬自問”,慨嘆身世:“自己好端端一個讀書人
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 這裏“為誰苦”是詞人一個自問自答的詰語,實際上是說“聲聲怨”的竹枝歌仿佛
自问
送友人罷舉歸蜀: 巴邊自問津。
閑居: 所以第四聯作者自問:“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何時能摒除一切縈心的俗務
除夜: 永懷難自問,此夕衆愁興。
早發藍關: 自問辛勤緣底事,半年驅馬傍長亭。
: 猶自問君傢。
聞誦《法華經》歌: 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一得無心便休息。
賀新郎: 實是自問,責在自己,更見情深。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 正如魯迅先生說自問非翻得出如來佛手心者大可不必動手。
最高樓(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産未置止我,賦此駡之): 自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所以此詞煞尾“便休休,更說甚,
橫塘路(青玉案): 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
括意難忘: 自問其故。
問月臺蘇竹莊同賦: 使我對月自問之。
莫春登南門: 強倚欄幹還自問,此情何處是邊涯。
贈王順之歌: 神形自問還自答,因拙得全方至此。
飄流: 自問行藏語亦難。
感事十詩上李侍郎: 自問此何時。
襄陽二首: 自問鬍顔上此山。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自問平生心,此樂曾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