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返回主页
卷中: : 道之自然
卷下: :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
卷上: : 自然之性,广生万物,故生动直而且方礼记深衣正义。
周易郑康成注: : 自然之性,广生万物,故主动直而且方。
易经: : 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
易传: : 以为《周易》及其筮法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模写,其根源在于自然界;
上经乾传卷一: : 此天之自然之理,故圣人当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亦当应物成务,云为不已,“
上经需传卷二: : 此天地自然之气,故云“天地之道”也。
上经随传卷三: : 在下自然观化服从,故云“天下服矣”。
下经咸传卷四: : 自然天地各一,夫妇共卦。
下经夬传卷五: : 无见则自然静止,静止而无见,则“不获其身”矣。
下经丰传卷六: : 一者自然之大,一者由人之阐弘使大。
系辞上卷七: : 道谓自然而生,故乾得自然而为男,坤得自然而成女。
系辞下卷八: : 是运之自然,何须忧累於死,是不累乎吉凶。
说卦卷九: : 此所赋命乃自然之至理,故“穷理则尽其极”也。
序卦卷十: : 自然随之,则谦顺在君,说豫在人也。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 : 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
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 喻体包括动物、植物、器物、行为、自然景物、已往的历史故事等。
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 自然也集合了这些动物的本领于一身,既能潜水,又能行地,也能飞天,可以说是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 : 这是自然的客观规律。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 : 从自然节气上来讲,霜降以后不久,白雪皑皑、坚冰凝结、天寒地冻的冬天就要来
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 自然事物有其规律可循,社会事物的发展也是如此。
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 草木生长自然也很茂盛,造就了大面积茂密的原始森林,《屯·彖》"雷雨之动满盈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 : "哭"往往是一种不加掩饰的自然流露,小孩的"哭"属于这种情况。
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 比较自然,合乎常规,正如《象》说"需于血,顺以听也"。
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 水滋养、哺育了人类和自然万物,但从来不索求、争要什么。
第28节:八《比》:一部古代外交统战大纲(3): : 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第36节:十二《否》:乌云遮不住太阳(1): : 自然万物的生生灭灭是气聚气散的结果,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
第37节:十二《否》:乌云遮不住太阳(2): : 自然不容于当时,难以得志,因此说"大人否亨",《象》说"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第41节:十四《大有》:古代农业丰收的场景(1): : 自然是"元亨"了。
第42节:十四《大有》:古代农业丰收的场景(2): : 夫斯基《文化论》中所说:"巫术的超自然性在这里表现于法师的反常性格。
第45节:十六《豫》:小心乐极生悲(1): : 正当的欢乐来自于人的思想、行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顺应、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