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返回主頁
捲中: : 道之自然
捲下: : 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
捲上: : 自然之性,廣生萬物,故生動直而且方禮記深衣正義。
周易鄭康成註: : 自然之性,廣生萬物,故主動直而且方。
易經: : 易經的內容最早衹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
易傳: : 以為《周易》及其筮法出於對自然現象的模寫,其根源在於自然界;
上經乾傳捲一: : 此天之自然之理,故聖人當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亦當應物成務,雲為不已,“
上經需傳捲二: : 此天地自然之氣,故云“天地之道”也。
上經隨傳捲三: : 在下自然觀化服從,故云“天下服矣”。
下經鹹傳捲四: : 自然天地各一,夫婦共卦。
下經夬傳捲五: : 無見則自然靜止,靜止而無見,則“不獲其身”矣。
下經豐傳捲六: : 一者自然之大,一者由人之闡弘使大。
係辭上捲七: : 道謂自然而生,故乾得自然而為男,坤得自然而成女。
係辭下捲八: : 是運之自然,何須憂纍於死,是不纍乎吉兇。
說卦捲九: : 此所賦命乃自然之至理,故“窮理則盡其極”也。
序卦捲十: : 自然隨之,則謙順在君,說豫在人也。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 先民們對於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
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 喻體包括動物、植物、器物、行為、自然景物、已往的歷史故事等。
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 自然也集合了這些動物的本領於一身,既能潛水,又能行地,也能飛天,可以說是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 : 這是自然的客觀規律。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 : 從自然節氣上來講,霜降以後不久,白雪皚皚、堅冰凝結、天寒地凍的鼕天就要來
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 自然事物有其規律可循,社會事物的發展也是如此。
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 草木生長自然也很茂盛,造就了大面積茂密的原始森林,《屯·彖》"雷雨之動滿盈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 : "哭"往往是一種不加掩飾的自然流露,小孩的"哭"屬於這種情況。
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 比較自然,合乎常規,正如《象》說"需於血,順以聽也"。
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 水滋養、哺育了人類和自然萬物,但從來不索求、爭要什麽。
第28節:八《比》:一部古代外交統戰大綱(3): : 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好的結局。
第36節:十二《否》:烏雲遮不住太陽(1): : 自然萬物的生生滅滅是氣聚氣散的結果,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例外。
第37節:十二《否》:烏雲遮不住太陽(2): : 自然不容於當時,難以得志,因此說"大人否亨",《象》說"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第41節:十四《大有》:古代農業豐收的場景(1): : 自然是"元亨"了。
第42節:十四《大有》:古代農業豐收的場景(2): : 夫斯基《文化論》中所說:"巫術的超自然性在這裏表現於法師的反常性格。
第45節:十六《豫》:小心樂極生悲(1): : 正當的歡樂來自於人的思想、行為對自然、社會規律的順應、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