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卷八仲虺之诰第二: : 《孟子》称汤使亳众往为之,有童子以黍肉饷,葛伯夺而杀之。
卷九盘庚上第九: : 稼也。
卷十三大诰第九: : 其父已菑其田,其子乃不肯播种,况肯收获乎?○菑,侧其反,草也,田一岁
卷十四酒诰第十二: : 其当勤於种黍稷,奔驰趋走供事其父与兄。
卷十四梓材第十三: : 已劳力遍布菑而发其田,又须为其陈列修治,为疆畔畎垄,以至收获然后功成
卷十五洛诰第十五: : 普反,徐敷反,又甫反,下同。
卷十六无逸第十七: : 寒热耘,沾体涂足,是稼穑为农夫艰难之事。
卷十七立政第二十一: : 普反,徐敷反,又甫反。
卷十九吕刑第二十九: : 为民於此稼故也。
(二)作为官方政治学的“春秋大义”: : 故仁而不明犹有良田而不能也,明而不武犹视苖之秽而不能耘也,武而不仁犹
(三)原心定罪:同罪不同罚: : 都议论到了:像什么三农问题(《力篇》),自由贸易问题(《通有篇》),
二: : 治国方针全部就两个字:一个是“”,一个是“战”,老百姓全都成了国家大
(二)到底什么才是“国”?: : 可能会说:我种的这块田地,我盖的这院房子都是属于我的。
(四)狱市,黄老之道在政治管理上的一次具体实践: : 老子明明鼓吹的是小国寡民的农社会,又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六)到底谁才是奴隶?: : 或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七)《管子》,两千年前的前卫经济思想: : 而《老子》也宣扬小国寡民的农传统社会之道,只是,我现在要说的道家指的
(八)臣乘马: : 使农夫寒暑耘,力归于上;
附录:董仲舒“天人三策”(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 今朕亲籍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
宣公十五年: : 曰:「筑室反者,宋必听命。
襄公七年: : 郊而后
襄公十四年: : 弃其室而,乃舍之。
成公二年: : 使者东亩,且以萧同侄子为质,则吾舍子矣。
桓公: : 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天子亲.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
成公: : 侯之甗来.以萧同侄子之母为质.使者皆东其亩.然后与子盟.国佐曰.反鲁
卷六: : 秉耒躬,采桑亲蚕,垦草殖谷,开辟以足衣食,所以奉地本也;
卷八: : 上农夫百亩,食九口,次八人,次七人,次六人,次五人,多寡相补,率百亩
卷十三: : 种五谷,积蓄有余,家给人足,仓库充实,司马实谷,司马,本朝也,本朝者
卷五桓元年,尽二年: : 获反。
卷六桓三年,尽六年: : 郊而后
卷七桓七年,尽十八年: : 公所亲以奉粢盛之仓也。
卷十四僖十五年,尽二十一年: : 於反。
卷十七僖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 : 郊而后”,耕谓春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