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返回主页
需卦(第五): : 伤而后避;
讼卦(第六): : 故厉而后吉。
比卦(第八): : 故再筮而后从。
小畜卦(第九): : 必自引而后脱,盖已难矣,然犹可以不自失也。
履卦(第十): : 岂其自能哉!必将有待于人而后能。
泰卦(第十一): : “泰”而后为“大壮”,“大壮”而后为“夬”。
同人卦(第十三): : 历三与四而后至①,故三与四皆欲得之。
大有卦(第十四): : 而后众予之,“履”之六三、“大有”之六五是也。
谦卦(第十五): : 待是而后为“谦”,其功多矣。
豫卦(第十六): : 而后及此者则其言之势也。
随卦(第十七): : 历四而后至。
蛊卦(第十八): : 必世而后见,故爻皆以父子言之,明父养其疾,至子而发也。
临卦(第十九): : 故九二以“咸临”之而后“吉”。
观卦(第二十): : 君子而后无咎,难乎其无咎也!
噬嗑卦(第二十一): : 夫岂赖有敌而后存邪?故曰“未光也”。
剥卦(第二十三): :   见可而后动。
复卦(第二十四): : 必尝去也而后有归,必尝亡也而后有得,无去则无归,无亡则无得,是故圣人无复
无妄卦(第二十五): : 夫必其所耕而后获,必其所菑而后畬,则是拣发而栉,数米而炊,择地而蹈之充其
颐卦(第二十七): : 皆历五而后至焉,夫有求于人者,必致怨于其所忌以求说,此人之情也。
坎卦(第二十九): :   事之待教而后能者,“教事”也。
离卦(第三十): : 必丽于物而后有形。
咸卦(第三十一): :   下之而后得,必贞者也。
恒卦(第三十二): : 无咎而后贞,贞则可“恒”。
遯卦(第三十三): : 阴思求阳而后阳可以处,故曰:“遯,亨,遯而亨也。
晋卦(第三十五): : 故“裕”之而后“无咎”。
明夷卦(第三十六): : 马壮而后吉,马所以载伤者也。
睽卦(第三十八): :   有“同”而后有“睽”。
蹇卦(第三十九): : 见可而后赴之,是以往则“得中”也。
损卦(第四十一): : 如此而后“无咎”。
益卦(第四十二): : 故“损其疾”、“用凶事”而后能致之。
夬卦(第四十三): : 见胜而后往,故胜在往前;
姤卦(第四十四): : 自九二之亡而后为“遯”,始无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