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取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渔樵问答: 岂可曲中而取鱼乎?非丈夫之所为也。
诚斋诗话: : 与下句云:'争妍而取怜'不类。
升庵诗话(1-7): : 後学弃其瑕砧而取其精华可也。
升庵诗话(8-14): : 而取之极多。
卷一: : 往往舍难而取易。
卷八: : 欲以胁士大夫而取名。
国雅品: : 陈少卿妻相传少卿弃而取妾,作《寄夫》云:“新人貌如花,不如旧人能绩麻。
诗镜总论: : 攒意而取精,选言而取胜,所谓绮绣非珍,冰纟丸是贵,其致迥然异矣。
答万季埜诗问: : 而取法乎唐,亦足自立矣。
彦周诗话: : 而取此语,何也?」仆曰:「论道当严,取人当恕,此八字,东坡论道之语也。
沧浪诗话: : 而取材於六朝;
江西诗派小序: : 舍兄而取弟,亦不可晓。
漆园: : 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
赠孟浩然: : 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
卷之二: : 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
卷之一三: : 亦但因所长而取之耳。
卷之一五: : 而取此语何也?仆曰:论道当严,取人当耍此八字,东坡论道之语也。
西溪丛语: : 而取其华之落。
卷下: : 长者骂之挑其少者少者报之后其夫死而取其长者或谓之曰非骂尔者耶曰在人欲其报
爱日斋丛钞: : 李翊书》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也?蕲胜于
卷三: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卷六: : 舍生而取义也
卷九: :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邵氏闻见后录: : 非逼伐而取之,落淑学士。
卷五: : 时呼而取出之,乃复遣去。
瑶溪集: : 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明道杂志: : 诏落贾而取李,重变旧说也。
附编: : 梯而取之,则神形如痴。
诗髓脑: : 出奇而取对,故谓之奇对。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 而取材于六朝;
李清照《词论》新解: : 而取舍于张、柳,其进也,将不可得而御矣。
答万季野诗问: : 而取法乎唐,亦足自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