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返回主頁
李善蘭譯成《代數學》、《重學》等書: 皆為李善蘭在翻譯西方數學著作時,根據原文名詞的概念反復推敲後創譯而沿用至
《談天》刊行: 在該書翻譯出版時,偉烈亞力和李善蘭各寫了一篇序言。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 葛羅還指使充當翻譯的法國神父在條約中文本中偷偷加入“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
同文館設立: 該館為培養翻譯人員的“洋務學堂”,最初衹設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後陸續增
廣方言館設立: 派充各衙門翻譯,經費由粵海關支拔。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
蒲安臣率中國使團出訪各國: 其成員有:英國使館翻譯官柏卓安、海關法籍職員德善、總理衙門章宗志剛、禮部
丁韙良出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 八年(1858)任美國駐華公使列維廉的翻譯,參與起草《中美天津條約》。
漢陽鐵廠工人罷工: 因漢陽鐵廠翻譯曾海笞打廣東籍工人,激起衆怒,二百餘名工人舉行罷工,要求將
《孽海花》刊行: 翻譯過雨果等人的作品,文學興趣日濃。
《小說林》創刊: 以刊登翻譯作品為主,亦有創作小說、戲麯、雜著等,也常發表一些關於小說理論
話劇《黑奴籲天錄》公演: 社員將林紓、魏易翻譯的小說《黑奴籲天錄》改編成劇本,在日本著名戲劇表演藝
南社成立: 於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和翻譯文學都有建樹,其成員柳亞子、陳去病、高旭、
《地學雜志》創刊: 該刊不僅翻譯介紹世界現代的地理科學知識,而且發表中國現代地理學研究考查的
清譯《洪武寶訓》書成: 清廷翻譯明《洪武寶訓》書成,並以順治帝名義作序,仍刊刻滿漢文字,頒布全國
清定八旗科舉例: 翻譯漢字文一篇;
清廷頒賜諸王《三國志》: 清廷以翻譯之《三國志》(滿文本)頒賜諸王以下、甲喇章京以上官,以使臣僚繼
耶穌會士徐日升到京: 他以翻譯之職在避免會談破裂、敦促俄國使節承認清政府的條件方面多所努力。
八百名應試官交白捲: 考試內容以作文、翻譯二種並行,聽其自選;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俄方因得到中方翻譯、傳教士徐日升和張誠的暗中相助,談判遂繼續進行。
張誠撰寫日記: 清廷任命為中俄兩國邊界談判中中方翻譯,並被授為三品官。
俄國使節到達北京: 當大學士等將俄國使節“進貢奏章”翻譯進呈時,康熙帝說:外藩朝貢,雖屬盛事
《清文鑒》編成: 且滿漢文義照字翻譯,很多可以通用,現今譯者尚知其意,後生子弟未必知此。
重设翻译科
興宗學: 習翻譯者,與八旗翻譯貢生同引見,賜進士,用府屬額外主事;
設鹹安宮官學: 分別教授滿、漢文及翻譯
設覺羅學: 於筆帖式內揀選能翻譯者一人教授滿文,禮部派教習一人,教授漢文,兵部選善射
徐元夢去世: 以翻譯本章錯誤奪官。
清廷恢复翻译科试
嚴禁西洋人潛往內地: 南彌德在內閣充當翻譯差使,畢學源通曉算法,留備敘補,賀清泰、吉德明二人均
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死: 馬禮遜任英國東印度公司廣州商館翻譯達二十五年之久,並行醫、傳教,用中文翻
《四洲志》編成: 翻譯西書,又購其新聞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