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返回主页
李善兰译成《代数学》、《重学》等书: 皆为李善兰在翻译西方数学著作时,根据原文名词的概念反复推敲后创译而沿用至
《谈天》刊行: 在该书翻译出版时,伟烈亚力和李善兰各写了一篇序言。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 葛罗还指使充当翻译的法国神父在条约中文本中偷偷加入“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
同文馆设立: 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
广方言馆设立: 派充各衙门翻译,经费由粤海关支拔。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
蒲安臣率中国使团出访各国: 其成员有:英国使馆翻译官柏卓安、海关法籍职员德善、总理衙门章宗志刚、礼部
丁韪良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八年(1858)任美国驻华公使列维廉的翻译,参与起草《中美天津条约》。
汉阳铁厂工人罢工: 因汉阳铁厂翻译曾海笞打广东籍工人,激起众怒,二百余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将
《孽海花》刊行: 翻译过雨果等人的作品,文学兴趣日浓。
《小说林》创刊: 以刊登翻译作品为主,亦有创作小说、戏曲、杂著等,也常发表一些关于小说理论
话剧《黑奴吁天录》公演: 社员将林纾、魏易翻译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成剧本,在日本著名戏剧表演艺
南社成立: 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翻译文学都有建树,其成员柳亚子、陈去病、高旭、
《地学杂志》创刊: 该刊不仅翻译介绍世界现代的地理科学知识,而且发表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考查的
清译《洪武宝训》书成: 清廷翻译明《洪武宝训》书成,并以顺治帝名义作序,仍刊刻满汉文字,颁布全国
清定八旗科举例: 翻译汉字文一篇;
清廷颁赐诸王《三国志》: 清廷以翻译之《三国志》(满文本)颁赐诸王以下、甲喇章京以上官,以使臣僚继
耶稣会士徐日升到京: 他以翻译之职在避免会谈破裂、敦促俄国使节承认清政府的条件方面多所努力。
八百名应试官交白卷: 考试内容以作文、翻译二种并行,听其自选;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俄方因得到中方翻译、传教士徐日升和张诚的暗中相助,谈判遂继续进行。
张诚撰写日记: 清廷任命为中俄两国边界谈判中中方翻译,并被授为三品官。
俄国使节到达北京: 当大学士等将俄国使节“进贡奏章”翻译进呈时,康熙帝说:外藩朝贡,虽属盛事
《清文鉴》编成: 且满汉文义照字翻译,很多可以通用,现今译者尚知其意,后生子弟未必知此。
重设翻译科
兴宗学: 习翻译者,与八旗翻译贡生同引见,赐进士,用府属额外主事;
设咸安宫官学: 分别教授满、汉文及翻译
设觉罗学: 于笔帖式内拣选能翻译者一人教授满文,礼部派教习一人,教授汉文,兵部选善射
徐元梦去世: 以翻译本章错误夺官。
清廷恢复翻译科试
严禁西洋人潜往内地: 南弥德在内阁充当翻译差使,毕学源通晓算法,留备叙补,贺清泰、吉德明二人均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死: 马礼逊任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翻译达二十五年之久,并行医、传教,用中文翻
《四洲志》编成: 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