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返回主頁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杜牧在宣城期間經常來開元寺遊賞賦詩。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激勵其一往無前:知道您經常出入邊地,豈能見到輪臺的月亮而惹起鄉愁呢?這裏
別捨弟宗一: 在夢中經常夢見“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帶的煙樹。
登樓寄王卿: 經常一起遊覽:他們曾攜手登樓(“踏閣”),縱目遠眺;
幽居: 這些事都不是經常的,也就是說,詩人幽居山林,很少與人交遊。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囝一章: 經常掠賣兒童,摧殘他們的身體,把他們變為奴隸。
建昌江: 又正說明詩人經常想着渭村。
重過聖女祠: 從此經常往來,後授權屍解藥引其升仙。
老夫采玉歌:   七、八句寫采玉的民伕經常死在溪水裏,好象溪水厭惡生人,必定要致之死
清明: 經常出入於墳墓間,嚮人乞討祭祀下來的殘酒殘飯,回傢後嚮他的妻妾誇耀,說自
滿庭芳(三之一): 也經常出現在文人筆下,如“緑楊樓外出鞦韆”,“柳外鞦韆出畫墻”;
思越人: 他經常懷念京城,懷念在那裏度過的一段少年俠氣、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輞川集·孟城坳: 王維經常在輞川一帶逍遙吟誦,但始終無法消釋這種沉鬱而又幽憤的心情。
登總持閣: 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偶書: 作者經常看到許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壓,貧窮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
農傢望晴: 經常掙紮在生死綫上,卻頑強地生活着,永不絶望。
鸂鶒: 經常雌雄相隨,喜歡共宿,也愛同飛並遊。
書院二小鬆:   松樹是詩歌中經常歌詠的題材,容易寫得落套,而此詩卻能翻出新意,別具
效崔國輔體四首: “採蓮”的形象在樂府民歌中經常出現,如《讀麯歌》裏的一首:“種蓮長江邊,
金橋感事: 民族間經常發生戰爭。
蝶戀花: 就是經常慧心獨照,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
醜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經常來往於博山道中(博山在江西廣豐西南三十多裏)。
杵聲齊(同前): 這是思婦為徵人搗製寒衣經常用的,由於年深日久,表面已被磨得光滑晶瑩。
鶴衝天: 經常出現在他流離的人生途中,伴他“舞風眠雨”,伴他顛簸睏頓。
鷓鴣天: 經常聞歌而引起懷人的傷感,記憶中的美妙歌聲無時不縈回耳際,而在今夜那風雨
眼兒媚: 那繁花似錦的汴京卻仍然經常縈繞在夢中,萬般愁苦之情也衹能在夢中得到慰安。
采桑子: 在漂泊中經常在月下懷念他的妻子,因此感嘆他的妻子不能象月亮那樣跟他在一起
虞美人令: 在夢裏也不可能經常遇到。
釵頭鳳: 說明她夜晚經常哭泣。
眼兒媚: 雖然在前人詩詞裏經常出現這字眼,但具體描寫很少,蘇軾(《 水竜吟·楊花詞
瑞鶴仙: “還是”說明她經常這樣,睡起後懶慵慵的,“不整”“冠兒”,無心打扮自己。
唐多令: 古代歌謠中經常可見 ,王士禛謂此二句為“《子夜》變體 ”,具“滑稽之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