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序言(1): : 我撰寫《中國古都北京》。
序言(2): : 博觀取。
引言(2): : 迄今已有50萬年。
金代中都(1): : 周長33裏,城墻高12米,有敵樓910座,挖壕塹三層。
金代中都(5): : 金陵方圓60平方公裏,分為三個部分:帝陵、妃陵及諸王兆域,其中帝陵共有
金代中都(6): : 碑高2米,寬1米,上刻“睿宗文武簡肅皇帝之陵”10個填朱塗金大字。
元大都城(1): : 它的南城墻在今北京市東西長安街的南側;
元大都城(2): : 重3500公斤,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形體最大的傳世玉器。
科技文化(4): : 知名畫傢200人,其中一部分是大都人,還有許多人曾經在大都進行創作。
科技文化(5): : 經高溫(1300℃)一次燒成的白地藍花瓷器。
中外交流(2): : 教皇尼古拉四世派傳教士翰·孟德高維諾來到大都。
明代北京: : 全部庭院用磚2000萬塊。
北京城池(2): : 周圍18裏。
紫禁宮殿(1): : 紫禁城城墻共用磚1200萬塊,經磨磚對縫,砌成高7.
紫禁宮殿(3): : 重250噸。
紫禁宮殿(4): : 內閣大庫面積有1295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外包磚石,不露木植,庫頂蓋以黃
紫禁宮殿(7): : 圖繪製於嘉靖年間,刻印於萬歷年間。
皇傢禦苑(1): : 東西寬140米,占地12000多平方米。
壇廟寺宇(1): : 占地270萬平方米,相當於紫禁城面積的四倍,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
壇廟寺宇(2): : 下層方35米。
壇廟寺宇(3): : 占地2000畝,呈北圓南方狀。
壇廟寺宇(4): : 每尊高1.
科學文化(1): : 民間雜劇有1000種。
科學文化(4): : 得到中國瓷器60噸。
長城運河(1): : 建築在一條長20公裏的溪𠔌中間。
長城運河(2): : 周長2公裏,沿河川還廣築烽火臺。
帝王癖好(1): : 其先駐足,而後遣人相迎。
湘中記: : 大於南宋末亡佚。
捲一: : 大雲峒女於春秋時布花果笙簫於山中,以五絲作同心結及百紐怨央囊帶之,以
捲二: : 英德之南五裏,一石壁高千餘仞,上有洞曰碧落。
捲三: : 計程八十裏。
捲六: : 大不論石之大小,眼之有無,細潤光嫩者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