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泪返回主页
石州引: 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相和歌辞·蜀国弦: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相和歌辞·长门怨: 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相和歌辞·宫怨: 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杂曲歌辞·昔昔盐·长垂双玉啼: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杂歌谣辞·古歌: 红泪双双落。
拟古三首: 红泪掩促柱,锦衾罗薰笼。
孤烛叹(一作闺怨): 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
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 空洒沾红泪,万里逐行舟。
古歌二首: 红泪双双落。
织绫词: 官急无丝织红泪
板桥晓别: 一夜芙蓉红泪多。
潇湘游: 野筱空馀红泪情。
长门怨: 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为妻作生日寄意: 绿窗红泪冷涓涓。
斑竹祠: 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巴南旅舍言怀: 红泪罢窥连晓烛,碧波休引向春杯。
闻砧(一作寄边衣): 时时举袖匀红泪,红笺谩有千行字。
: 红泪一双流。
木兰花: 红泪滴穿金线缕。
浣溪沙: 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拨棹子: 银台蜡烛滴红泪,醁酒劝人教半醉。
浪淘沙慢: 掩红泪、玉手亲折。
浪涛沙(商调): 掩红泪、玉手亲折。
满江红: 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又海棠花下烧烛词: 枝枝红泪不曾干。
又和巽吾重赋海棠: 红泪裛成珠粒。
又饮海棠花下,说放翁记剑南宣华园日报开及几分,闻五分亟往。因美放翁记此,足为后人开游赏之趣。盖花开三日色变,五日则后半开者盛,先半开者落矣。歌述此意,使观者有省: 点点守宫包红泪,纵倾城、一顾倾城顾。
又今岁海棠迟开半月,然一夕如雪,无饮余者,赋此寄恨: 图他红泪,飘洒到襟袖。
喜迁莺: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武陵春: 红泪湿胭脂。
潇湘雨(满庭芳): 满尊红泪,解携十里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