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返回主頁
捲十七下本紀第十七下: : 癸亥詔端午節辰,方鎮例有進奉,其雜彩匹段,許進生白綾絹。
捲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七十一: : 懷恩曰:"明日端午,請宿為令節。
捲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八十六: : 因帝誕日端午,映為瓶高八尺者以獻。
捲一百四十六列傳第九十六: : 每正至端午降誕,所獻甚薄;
捲一百七十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 及正、至、端午進奉,並停三年,其錢代充百姓紐配錢。
捲九·本紀第九: : 禁延慶、端午節獻女口。
捲五十七·志第四十一: : 然生日、端午,四方貢獻至數千萬者,加以恩澤,而諸道尚侈麗以自媚。
捲九十·列傳第二: : 端午日,帝召見山人李唐,帝方擁幼女,顧唐曰:“我念之,無怪也。
捲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五十六: : 停方鎮正、至、端午三歲獻,以其直代百姓配緡;
翰林志: : 酪粥屑肉餤清明火二社蒸■〈飠睘〉端午衣一副金花銀器一事百索一軸青團鏤竹大
捲四: : 元宵、端午架鞦韆群戲,遂以淫奔把,忌以三月之朔。
捲二十一: : 端午,賜隨徵文武群臣宴。
捲四十三: : 以端午競渡,擅造竜舟捕之,籍其傢。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五十三: : 遂於端午及鼕至以後盛暑、盛寒之際,權罷數月。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一百二十七: : 又嘗於端午日,因內道場上焚香再拜,以禮佛牙,其捨利四散,迸出於水晶匣外。
捲三: : 每至端午,官給彩,俾兩兩較其殿最,勝者加以銀碗,謂之打標,皆籍其名。
捲二十三·風俗志: : 古曰端午,臺人謂之午日節。
捲二十八·虞衡志: : 端午插於門上,謂可闢邪。
九重城闕煙塵生(18): : 僕固懷恩說:“明天就是端午節,今晚在此休息,過了大節再走不遲。
四 開膛手傑剋的中國古代版(2): : 這一年的端午節,天氣日漸炎熱,太後就送了一把羽毛扇給皇帝。
顧命臣卻行篡逆謀--蕭道成滅宋建齊(2): : 時逢端午節,太後賜給他一把羽扇。
捲一三四 南朝:宋蒼梧王元徽四年~宋順帝升明二年(公元476年~公元478年): : 會端午,太後賜帝毛扇。
捲二二二 唐肅宗上元二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1年~公元763年): : 是日端午,山人李唐見上,上方抱幼女,謂唐曰:“朕念之,卿勿怪也。
捲二二三 唐代宗廣德元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3年~公元765年): : 曰:“來日端午,當更樂飲一日。
捲二二四 唐代宗永泰元年~唐代宗大歷八年(公元765年~公元773年): : 何必署敕然後為宰相邪1後因端午,王、公、妃、主各獻服玩,上謂泌曰:“先生
捲二二六 唐代宗大歷十四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79年~公元781年): : 每元日、鼕至、端午、生日,州府於常賦之外競為貢獻,貢獻多者則悅之。
捲二七五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6年~公元927年): : 正、至、端午、降誕四節聽貢奉,毋得斂百姓;
捲第二十六: : 上巳、二社、端午、重陽並旬時休務一日,初寒、盛暑、大雨雪議放朝。
捲第六十: : 其後端午賜講讀官禦飛白書扇,亦遣使特賜,置其柩所。
捲第六十二: : 遂於端午及鼕至以後盛暑盛寒之際,權罷數月。
捲第一百一: : 端午罷講筵,至中秋開。
捲第一百二十七: : 帝以端午,遣中使賜扇帕於洪澤,宗永言:“上國是日例賀,當北面再拜,且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