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返回主頁
吉林地區降落一次世界罕見的隕石雨: 宇宙空間一顆隕星順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以每秒十幾公裏的速度墜入地球大氣
傑出的數學家、教育傢蘇步青逝世: K展空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被批準: 完善地理空間信息係統。
“和平”號成功墜毀: “和平”號空間站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座空間站,也是迄今體積最大、應用技術最
“神舟”三號飛船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科學院將在飛船上進行多種空間應用試驗。
世界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遇難: 飛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載人進入外層空間的航天器。
美國第二架“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首航成功: 半重的“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送入空間軌道。
美國挑戰者號首次飛行獲得成功: 進行了9年來的第一次艙外空間行走,試驗了新
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斜拉橋——上海楊浦大橋合竜: 楊浦大橋主橋為雙塔空間雙索面全漂浮結合梁斜拉橋結構,主跨跨徑602m,為世界
我國成功發射“亞洲一號”衛星: 首次用一枚運載火箭同時將3顆空間物理探測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中國首次成功發射商用衛星: 標志着“長徵三號”火箭已進入國際空間技術商務領域。
美國發射宇宙飛船對木星進行考察: 成為進入外層空間的第一艘宇宙飛船。
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 使我國首次用衛星獲取了空間物理數據。
愛因斯坦逝世: 對空間、時間和引力都賦予完整的新概念。
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開幕: 為亞洲和世界經濟合作開闢新的廣阔空間
國傢天文臺在京成立: 宇宙和恆星演化、太陽磁活動和日地空間環境、人造衛星精度定軌和空間地球動力
人類首次邀遊太空: 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蘇聯航天員加加林所乘的10395磅重的東方1號航天飛船,於
世界最大的飛機安-124起飛: 機艙內有效空間為1000多立方米,下艙面板長36米,寬6.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我國的空間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無錫上空降下巨冰: 冰的發現不僅證實了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存在着水,而且為探索彗星冰結構模式提
愛因斯坦逝世: 對空間、時間和引力都賦予完整的新概念。
單引擎蠃旋槳飛機降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讓出很長一塊空間,飛機安全降落。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東方紅三號”衛星,是我國新一代實用廣播通信
法國一箭雙星試驗成功: 政府無力支付空間活動經費,轉嚮製定應用衛星;
美国第一个空间站“太空实验室”升空
美國宣佈“星球大戰時代”結束: 美國放棄在空間建立反導彈防禦係統的計劃。
“亞洲第一塔”落成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發射開播: 將宇宙空間、飛船火箭和原子結構的高科技形象與東方文化完美結合,造型在世界
李登輝在臺灣宣誓就任第八任“總統”: 拓展國際活動的空間”。
美國首次載人宇宙飛行成功: 中校小艾倫-捨巴德在距地面115英裏的空間進行了15分鐘的飛行,這次
北京圖書大廈開門納客: 在中央共享空間,大型不銹鋼圓錐將四層銷售大廳連成有機整體,製作精細、氣勢
長徵係列運載火箭再傳捷報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銥星”: 完全是為了和平開發利用空間資源,為人類造福。
歐盟首腦就新歐盟條約草案達成一致: 在5年內建立一個自由、安全和公正空間,確定了歐盟與公民的關係,實行更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