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返回主頁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國民政府主席兼任陸海空軍總司令。
國民革命軍組成: 在炮兵、海軍、空軍和國民革命軍各軍以及軍以下主力部隊皆聘有蘇聯顧問。
第二次直奉戰爭: 出動六個軍及海、空軍一部,共計約十五萬人,分兩路嚮山海關、赤峰、承德發起
華僑革命飛機飛抵上海: 這支最早由資産階級革命派組建的空軍飛機隊飛抵上海。
王朗卒: 參司空軍事。
華歆卒: 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代荀彧為尚書令。
孫禮卒: 初隨曹操為 空軍謀掾,歷任河部郡丞,琅邪、陽平(今河北大名東)太守,入為
郭嘉屢建奇謀: 為司空軍祭酒。
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墜毀: 昔日空軍中校,得剋薩斯人。
淞滬會戰: 陸軍製定了大規模擴充空軍和在中國東北的兵力為中心的五年擴軍計劃;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31年): 任命何應欽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采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44年): 並摧毀美軍在華東、華南的空軍基地,首先從河南發動了嚮國民黨戰場的平漢、粵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45年): 美國空軍運送國民黨三個軍搶占南京、上海、北京、天津。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48年): 敵人動用海空軍來配合固定錦州。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49年): 敵人還由它獨有的空軍出動各型飛機2957架次參戰。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50年): 美國派出海軍和空軍武裝干涉朝鮮內政,擴大朝鮮戰爭,並命令海軍第七艦隊嚮中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68年): 撤銷餘立金的空軍政治委員等職務,並加以“叛徒”罪名,逮捕法辦;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69年): 林彪指使吳法憲任命其子林立果為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兼作戰部副部長。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74年): 給海軍、空軍、南京部隊、廣州部隊等領導機關寫信,派親信到某部防化連送材料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81年): 人民解放軍北京部隊和空軍部隊在華北某地舉行一次現代化條件下的軍事演習。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6年): 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海軍和空軍部隊組成,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8年): 授予在長江抗洪搶險中英勇犧牲的空軍某高炮團政治指導員高建成 “抗洪英雄”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99年): 來自陸軍、海軍、空軍、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的1萬多名官兵和400多臺戰車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2000年): 空軍司令員劉順堯,軍事科學院院長王祖訓,北京軍區政委杜鐵環,成都軍區司令
武漢會戰: 中國空軍和海軍也積極參與了作戰。
重慶大轟炸: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
中國軍隊勇挫日寇鋒焰的三次長沙大捷: 阿南下令日空軍動員一切力量支持,加上第九混成旅團的捨命奔襲,纔救出了第六
第二次長沙會戰: 減少了海軍和空軍的支援。
莫斯科會議: 德空軍大量縮減;
桂林保衛戰: 盟軍空軍受阻,城防司令韋雲鬆等又臨陣脫逃。
中國軍隊在第三次長沙戰役擊敗日軍: 依靠空軍援助,日軍突破重圍,狼狽撤回了
印度、巴基斯坦達成停戰協議: 印度空軍轟炸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