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节返回主页
别徐永元秀才: 岂谓三秋节,重伤千里分。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青女三秋节,黄姑七日期。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出豫乘秋节,登高陟梵宫。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樽字: 御气三秋节,登高九曲门。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 时和素秋节,宸豫紫机关。
: (千秋节应制,《海录碎事》)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铜浑变秋节,玉律动年灰。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八月十五日: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河东赠别炼师: 相逢秋节分。
河东赠别炼师: 相逢秋节分。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古扇: 忽逢秋节便相违。
送友人游吴: 更想逢秋节,那堪闻夜砧。
长信宫二首: 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忆秦娥(一名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风流子: 在“冷落清秋节”,枫叶凋残,“草木摇落而变衰”。
生查子: 无月中秋节
念奴娇·过洞庭: 描绘了中秋节前夕洞庭湖雄伟壮阔、晴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者光明磊落、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年年江上清秋节
生查子: 婕妤在《怨歌行》中所言的:“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忆秦娥: 伤心长记中秋节
醉落魄(洪仲鲁之江西,书以为别): 书楼虚度中秋节
折丹桂: 秋风秋露清秋节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向近千秋节,休言七月期。
秋节侍杨尚书待月南楼
青城山会庆建福宫: 祥开圣代千秋节,响动仙都九室天。
九日集清凉佳处: 白发自惊秋节序,黄花曾识晋衣冠。
雨中独酌: 匆匆便是中秋节,更与麴生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