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節返回主頁
別徐永元秀纔: 豈謂三秋節,重傷千裏分。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製: 青女三秋節,黃姑七日期。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製: 出豫乘秋節,登高陟梵宮。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枝字: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樽字: 禦氣三秋節,登高九麯門。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還字: 時和素秋節,宸豫紫機關。
: (千秋節應製,《海錄碎事》)
和從叔祿愔元日早朝: 銅渾變秋節,玉律動年灰。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八月十五日: 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
賦得月下聞蛩送別: 物候改秋節,炎涼此夕分。
河東贈別煉師: 相逢秋節分。
河東贈別煉師: 相逢秋節分。
守滁陽深秋憶登郡城望琅琊: 菊迎秋節西風急,雁引砧聲北思多。
八月五日中部官捨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自此千秋節,不復動金石。
古扇: 忽逢秋節便相違。
送友人遊吳: 更想逢秋節,那堪聞夜砧。
長信宮二首: 君心似秋節,不使草長春。
憶秦娥(一名秦樓月、碧雲深、雙荷葉):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絶。
風流子: 在“冷落清秋節”,楓葉凋殘,“草木搖落而變衰”。
生查子: 無月中秋節
念奴嬌·過洞庭: 描繪了中秋節前夕洞庭湖雄偉壯闊、晴明澄澈的絢麗畫面,抒寫了作者光明磊落、
虞美人(贈富季申別): 年年江上清秋節
生查子: 婕妤在《怨歌行》中所言的:“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憶秦娥: 傷心長記中秋節
醉落魄(洪仲魯之江西,書以為別): 書樓虛度中秋節
折丹桂: 秋風秋露清秋節
仁宗皇帝輓詞七首: 嚮近千秋節,休言七月期。
秋节侍杨尚书待月南楼
青城山會慶建福宮: 祥開聖代千秋節,響動仙都九室天。
九日集清涼佳處: 白發自驚秋節序,黃花曾識晉衣冠。
雨中獨酌: 匆匆便是中秋節,更與麴生潛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