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返回主页
咏架上鹰: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上吏部崔相公: 碧霄无路却泥蟠。
观猎: 竟日翻身望碧霄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幼女词: 动人的“乞巧”场面:“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长见台星在碧霄
听蜀道士琴歌: 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碧霄有鸠序,未展联行翅。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 路上碧霄宽。
题竹: 声扫碧霄寒。
: 湛湛腾空下碧霄,地卑湿处更偏饶。
送人入新罗使: 惊波荡碧霄
下第献所知三首: 碧霄何处有因依。
投翰林张侍郎: 来认仙宗在碧霄
咏仙掌: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路上碧霄宽。
赋新月: 分明挂在碧霄边。
赠刘方处士: 自有碧霄元命诰。
望江南: 如钩先挂碧霄傍。
水调歌头: 唤起碧霄龙。
望江南: 参回斗转碧霄空。
减字木兰花: 始遣清歌透碧霄
晨坐道室有感: 碧霄腾举人人事,莫恋污渠与臭帤。
河间: 空有丹心贯碧霄,泮冰亡国不崇朝。
透碧霄(同前)
渔父舞: 光透碧霄千万丈。
卜算子(席间再作): 便引诗情到碧霄”一样,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 参回斗转碧霄空。
减字木兰花(江阴州治漾花池): 始遣清歌透碧霄
赤枣子(华阳洞): 碧霄晴。
鹊桥仙(欲雪): 全身在、碧霄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