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府返回主页
志五十二: : 饶乐都督府,后入契丹。
志五十三: : 燕然、金微、幽陵、龟林、卢山六都督府,又置皋兰、高阙、鸡田、榆溪、鸡鹿、
志六十五: : 则在中军都督府救护,寻改太常寺,如救日仪。
志一百三十三: : 并于关东州置都督府,另设领事五人,总领事驻奉天。
列传二百九十二: : 督府佐司其事,清初因之。
明史: : 五卷:公侯伯、驸马都尉、五军都督府、京营、京卫、锦衣卫、南京守备、南京
卷一·本纪第一: : 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
卷二·本纪第二: : 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总中书盛大都督府、御史台,议军国重事。
卷六·本纪第六: : 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改北平曰顺天府。
卷八·本纪第八: : 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卷九·本纪第九: : 罢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卷一十四·本纪第十四: : 杖刑部员外郎林竣都督府经历张黻,并谪官。
卷二十九·志第五: : 前军都督府火。
卷四十·志第十六: : 而於京师建五军都督府,俾外都指挥使司各以其方附焉。
卷四十一·志第十七: : 后属后军都督府,寄治北直河间县。
卷四十二·志第十八: : 永乐六年直隶中军都督府
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 ”乃命建庙于都督府治之后,以都督为献官,题主曰军牙之神、六纛之神。
卷五十六·志第三十二: : 都督府御史台宴如之。
卷五十七·志第三十三: : 中书省移文大都督府,兵部具诸将功绩,吏部具勋爵职名,户、礼二部具赏格。
卷六十八·志第四十四: : 自都督府、中书省长官而外,不许擅奏。
卷六十九·志第四十五: : 命大都督府选入国学,其在凤阳者即肄业于中都。
卷七十·志第四十六: : 赐宴于中军都督府
卷七十一·志第四十七: : 参军及都督府具以名闻。
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 : 分大都督府为五,而征调隶于兵部。
卷七十三·志第四十九: : 浙江道协管中军都督府,在京府军左、金吾左、金吾右、金吾前、留守中、神策、
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 : 公侯伯驸马都尉附仪宾五军都督府京营京卫锦衣卫附旗手等卫南京守备南京五军
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 : 后军都督府供柴炭,役宣府十七卫所军士采之边关。
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 : 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
卷九十·志第六十六: : 中书盛大都督府各藏其一。
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 : 大都督府言,起吴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者四万七千九百余。
卷九十四·志第七十: : ”继令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通政司、詹事府,间及驸马杂听之,录
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一: : 追赠太后父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母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