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捲一: : 受始於乾也。
捲二: : 二方陰,與坤同類,故曰“西南得朋”。
捲三: : 而近不相得。
捲四: : 可以成物助民也。
捲五: : 中正陽得其正,以此為例矣。
捲六: : 物絜齊,不敢虛妄也。
捲七: : 稱“處”矣。
捲八: :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甲宅。
捲九: : 馬君、荀氏從俗,言莧陸非也。
捲十: : 亦清潔,無水禽之穢,又是況泥土乎!故“舊井無禽”矣。
捲十一: : 爻稱焉。
捲十二: : 及之矣。
捲十三: : 生乎變。
捲十四: : 以四為數,一策一時,故四策,以象四時也。
捲十五: : 此三者資於義,以此行之,得其宜也。
捲十六: : 受天地之數也。
捲十七: : 而萬物相見也。
東坡易傳: : 舉世知蘇東坡為一代文豪,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個“易學大師”,曾經寫過
乾卦(第一): : 有待於三焉。
坤卦(第二): : 非安地也。
屯卦(第三): : 而天下之欲往者是也①,故“利建侯”。
需卦(第五): : 凡為“坎”者不樂也,是故四與之抗,傷而後避;
訟卦(第六): : 則初六、六三棄而違之。
師卦(第七): : 則其所賞以正勝者也。
比卦(第八): :   五陰求比於五。
小畜卦(第九): : 五陽為六四之所畜,是以大而畜於小也。
履卦(第十): : 六爻上履下也。
泰卦(第十一): :   陽在內,據用事之處;
同人卦(第十三): : 誠同也。
大有卦(第十四): : “大”者見“有”於五,故曰“大有”。
謙卦(第十五): : 故和之而鳴於“謙”。
豫卦(第十六): : 民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