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江南逢李龜年: 世運的衰頽、社會的動亂和詩人的衰漂泊,卻又絲毫不覺得詩人在刻意設喻,
放歌:   釵愁與鬟,漫漫長夜長。
哀女界: 深同之憐,著書立說,鼓吹一世,欲恢復私權,漸近而開參預政治之幕。
思齊: 烈假:指害人的疾
望薊門: 何如霍去?”表現軍營中號令之嚴肅。
滁州西澗: 他“身多疾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寄李儋元錫》),常處於進仕退隱
四十四: 得與亡孰
賊退示官吏並序: 在文學上反對“拘限聲,喜尚形似”(《篋中集序》)的浮豔詩風,主張發揮
寄韓諫議: 身欲奮飛在床。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拖着一個衰老久的身軀,寒月荒山,踽踽獨行。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實則自述同相憐之困苦。
漁翁: 不正是明詩衰落的根之一麽?蘇東坡不著成見,就詩立論,其說較通達。
老將行: 衛青姊子霍去,也曾遠入匈奴境,卻未曾受睏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可見他是有意識地改革詩壇的弊,提倡剛健的詩風的。
贈孟浩然: 全無板滯之
旅夜書懷: 官應老休,
與諸子登峴山: 以及人們的生老死、悲歡離合,人事總是在不停止地變化着,有誰沒有感覺到
歲暮歸南山: 多故人疏。
喜見外弟盧綸見宿: 正不為
: 同相憐。
灞上秋居: 不作無呻吟。
贈郭給事: 將因臥解朝衣。
野望: 惟將遲暮供多,未有涓埃答聖朝。
寄李儋元錫: 身多疾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錦瑟: 他因中未能躬與河東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衹將滄海月,高壓赤
秋夕: 美人來遮面”,都是如此。
寄令狐郎中: 茂陵秋雨相如。
嫦娥: 這揣度正表現出一種同相憐、同心相應的感情。
馬嵬坡: 又落宋人之”;
少年行(此詩嚴粲雲是偽作): 何須徇書受貧
江夏贈韋南陵冰: 如桃李竟何言。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一朝謝遊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