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返回主頁
貝內特彗星到達近點: 從瑞士雪山上拍攝的貝內特彗星
美國火箭專傢布勞思誕辰: 早年就讀瑞士蘇黎士學校。
人類首次成功乘熱氣球環球飛行: 瑞士人皮爾卡(41歲)、英國人瓊斯(51歲)經過近20天的飛行,終於完成了首次乘
吳作人逝世: 1947年在英國、法國、瑞士等國舉辦畫展,蜚聲國外。
卓別林的棺材從墓地被盜走: 據瑞士科西爾--維維村的警察報告,屍體是昨天夜裏或今天清晨從這個小公用墓
愛因斯坦誕辰: 他在瑞士的蘇黎士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國畫大師張大千逝世: 繼在法國、比利時、希臘、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國、德國、英國、巴西、美
列寧結束逃亡生活回到彼得格勒: 德國人安排了他這次從瑞士返回家乡的旅程,把他秘密藏在一輛火車裏,保護這
愛因斯坦逝世: 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
美國音樂傢耶鬍迪·梅紐因誕生: 在舊金山、羅馬尼亞、巴黎和瑞士等地的名師指導下受音樂教育,7歲登臺演出,
盟軍與蘇軍在德國易北河會師: 法軍占領了瑞士邊界並掃蕩了斯圖加特南部的
墨索裏尼被處决: 墨索裏尼化裝潛逃去瑞士
托馬斯·曼呼籲拯救德國文化: 曼一直流亡在瑞士
我國恢復在萬國郵聯的合法權利: 22個國傢的代表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舉行第一次國際郵政代表大會,簽訂了一項郵政
喜劇大師卓別林誕辰: 隨後移居瑞士,繼續拍片。
英國電影藝術傢卓別林誕生: 隨後移居瑞士,繼續拍片。
愛因斯坦逝世: 1900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
利雅得發生3起爆炸造成213人傷亡: 20名死者中有8個美國人、1個瑞士人、3個菲律賓人、1個黎巴嫩人和7個沙特人;
中國紅十字會創立: 清廷命外務部照會瑞士,聲明願意加入紅十字聯約。
德國作麯傢瓦格納誕辰: 事敗後流亡瑞士,轉嚮妥協,信奉叔本華、尼采的悲觀哲學。
拉奧就任印度國大黨主席: 並到英國、美國、瑞士、埃及等國講學。
普密蓬繼承泰國王位: 1933年隨傢遷居瑞士洛桑。
英國球迷在布魯塞爾鬧事釀成慘劇: 歐洲足球協會聯盟主席雅剋·喬治在瑞士巴塞爾宣佈,歐洲足協聯盟决定無限期地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 由瑞士發起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會議,簽訂了《日內瓦國際紅十字公約》。
沃爾特-迪斯尼和他的動畫世界(二): 沃爾特-迪斯尼以瑞士的名山
巴枯寧誕辰: 巴枯寧輾轉於德、法、瑞士、比利時等地。
歐洲委員會宣告成立: 邦德國、冰島、奧地利、塞浦路斯、瑞士、馬耳他等國也先後加入這個組織。
奧林匹剋博物館正式開館: 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為新落成的奧林匹剋博物館舉行隆重的開館儀式。
丹麥公民投票拒絶馬約引起西歐震動: 瑞士則強調,這將增強它加入歐共體的决心。
法國哲學家盧梭誕辰: 1712年6月28日生於瑞士日內瓦,大部分時間在法國度過,1778年病逝於巴黎附近的埃
國際奧林匹剋運動委員會成立: 總部設在瑞士的洛桑。
國際婦女運動領袖——蔡特金逝世: 尤其是愛讀父親珍藏的兩本敘述瑞士和法國革命的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