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王璟等請革皇莊: 此千百頃之利,恐不是以孝養兩宮,宜全部革除,通給小民領種糧。
唐寅逝世: 刊落庸,務求濃厚。
哈密服屬吐魯番: 赤斤都督南東安置於肅州北山金塔寺;
徐學霅削籍: 群臣皆以細小事應付,惟徐學詩憤然說:“大姦柄國,亂之本也。
劉體乾請革冗吏冗費: 皆細非國體,而請追徵舊欠錢糧,並增加賦額,遂大為民睏。
江西行一條鞭法: 免去一切煩手續,一時稱便。
裁並戶部文册: 尤極冗,徵派愈煩,姦偽愈濫,以致册籍愈密,其實大同小異,而造册之費甚
《宛署雜記》刊行: 民所承受的來自各方面極苛刻、極煩的負擔。
朱國楨撰《涌幢小品》: 事遺聞。
王永光奏陳修省之實: 而屑凌雜、盡以入告。
畢自嚴條陳賦役全書則例: 自嚴條陳賦役全書則例五事:起存之細宜備。
劉宗周痛憤時艱: 自誅求及屑而政體傷;
陳繼儒逝世: 又收集言掌故,編輯成書,遠近競相購寫,徵請詩文者無虛日。
王权立“北琐红军”
孟海马称“南红军”
《名臣碑传琬集》编成
周密著《武林舊事》等: 敘述佚聞事、遺文雜盲。
宋置三司推官: 案中商稅、胄、麴、末????事務最為繁,又分置各案推官或巡官掌管各案事務。
孫光憲逝世: 詞見《花間集》另著筆記《北夢言》。
元昊頒布西夏文字: 同時用來記載歷史或一些屑之事,從此以後,西夏纔正式有了文字。
司馬光上書太皇太後: 其餘碎之事可以緩一步處理;
臺諫官圍攻呂公著: 不要計較一些屑之事,對過去曾犯過錯誤的官僚也不要斤斤計較,窮追不捨。
宋推行五禮新儀: 但由於《政和五禮新儀》過於繁,除了皇室和品官之傢,平常百姓很難遵行,
突厥政衰: 政令苛刻繁,突厥百姓開始有怨言。
信安王諱等大破奚、契丹: 奚酋李詩高等帥五千餘帳來降,諱引兵還。
史卒幹賜名思明: 聞王有良將高者(“高”乃奚中酋豪之號,如前見李詩高),何不使之入
廢大秦、襖教: 敕令大秦(基督教)穆護、襖(羅亞斯德教)僧皆勒還俗,遞還本地充納稅百
鄭處海撰成《明皇雜錄》: 該書記玄宗朝異聞事,以玄宗為中心,旁及王公大臣、伎樂侍從,是研究和了
隋頒新刑律: 隋初所承北周刑律比北齊刑律煩而不簡要。
田豫擊鮮卑軻比反: 軻比能使別小帥奴拒豫,豫破之。
張華《博物志》編成: 西晉張華編成一部廣徵地理博物聞的志怪小說《博物志》。
漢武帝獨尊儒術: 生動的實踐的儒學也逐漸變成繁死板的經學,一些學子為了官祿,衹得尋章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