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此返回主頁
贈僧: 何年獨此林。
感螢: 夜久獨此心,環垣閉秋草。
自惠山至吳下寄酬南徐從事: 獨此長洲苑。
索蝦: 獨此心相投。
御制春遊長句: 獨此升平顯萬方。
風雨吟: 獨此閔閔何其煩。
宿山驛: 寒宵獨此身。
御制春遊長句: 獨此升平顯萬方。
水調歌頭: 獨此尚寬閑。
生查子(與客醉岩桂下,落蕊忽墮酒杯中): 獨此情未了。
江城子(重陽次施尉韻): 獨此邦大熟,故卒章雲。
水調歌頭: 獨此尚寬閑。
桂枝香(過溧水感羊角哀左伯桃遺事): 獨此道嫌人,拋棄塵土。
鳳凰臺上憶吹簫(秋意): 人間事、獨此難禁。
復用前韻呈刑部杜丈君章: 平生傀磊寧獨此,躋俗唐虞要遭主。
用無斁八弟永城相迎韻寄懷: 獨此負吾心,敢言忠抱石。
文儒見和四詩欽嘆高妙謹用韻為答卒章問訊汝霖幸呈似也: 獨此見子皮。
輓趙秋曉: 靈光獨此翁。
西湖: 獨此平坡玉一窩。
和瀋仲一北湖十詠·宜雨亭: 獨此得春無盡藏,每於愁外見精神。
輓本奉議: 獨此有遺悲。
輓呂東萊先生: 南來獨此翁。
謝朱宰賦南園二十韻: 獨此小園植,秋芳遲君開。
送王君玉赴試: 風流獨此人。
馬援: 辨雪冤誣獨此人。
泊小姑山: 獨此佳食寐。
緑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之後吟聲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緑陰之名殆成虛設今詩人李賈友山作尉於此實居此亭公事之暇與江山風景應接境因人勝見於吟筆多矣友人石屏戴復古: 不獨此亭無緑陰。
緑陰亭: 不獨此亭無緑陰。
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信筆因贈長句: 獨此闌幹納此奇,
天聽洞: 獨此中間透外空。
逐寧府始見平川,喜成短歌: 獨此融結何其工
和運使捨人觀潮: 獨此見濤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