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返回主页
包孝肃奏议集原跋: : 宋名臣包拯及其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三讲 如何研究社会史: : 即凭此作为一物资集散之枢纽。
第四讲 如何研究经济史: : 物资供应,大体上可以自给自足。
(一) 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2): : 是政府由大运河自南至北所运的食粮物资的情形,资料俯拾皆是,也有几套统计的
(三) 现代的展望(4): : 在各地经收转运物资,明清保留这些名目,却没有控制交通工具。
一国两制在历史上的例证(2): : 臣不能将公私掌握之服务性质事业及物资畅快交流,有如现代商业体系。
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5): : 看见那么多军械、物资,又惊又怕又慌,都想不到高兴。
乱世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4): : 城中的粮食物资消耗殆荆德宗及左右每天只有两斛粗米的供应,夜间贼军休息时,
贱民朱三也天子(8): : 不停地为这位“恩主”输运军粮物资,修茸宫室。
有国有家皆是梦 为龙为虎亦成空(6): : 别再吝惜库物资财了1忧惧之情,溢于言表,这位爷当初首议杀人的豪气,一丝全
3 疆域种种: : 为了获得必需的物资或增加贸易量,往往会以进贡为手段,换取中原王朝的赏赐、
3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 粮食和物资的储备相当充足。
第四章 虚无之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 财物资源的调动使用,也一切服务于治水,大禹作为治水的总负责人,全面拥有了
第一章 笑傲诸侯(770 B.C. --700 B.C.): : 不来上贡了——指青铜、丝绸等重要物资,粮食更是原本不在上贡之列的,周王室
第三章 大哉强齐(685 B.C.—645 B.C.): : 随军携带大量救济物资和药品,还携带了种牛种羊种鸡种狗以为繁殖(原来的猪羊
第八章 阖庐五战(515B.C.-500B.C.): : 然江南河网水运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与物资损耗,但不管怎么样,“兵贵胜,不贵久
第九章 勾践吞吴(500B.C.-473B.C.): : 用越人献来的木料和自己的物资,在灵岩山修筑“姑苏台”,五年乃成,能远望二
第六章 稷下学宫(318B.C.—312B.C.): : 布对苏联实施粮食、先进设备和战略物资禁运。
第二章 鸡鸣狗盗(299B.C.—293B.C.): : 付出极大物资和人员代价,终于在公元前296年,伴着新世纪哀愁的曙光,冲破了函
第六章 纸上谈兵(264B.C.—260B.C.): : 赵军会越来越远离自己的物资供应地,使赵军不能补充已消耗的作战力。
第九章 吕氏春秋(251B.C.—233B.C.): : 兵员、物资无法补给,以致于无力攻拔函谷关,拖延了一阵,干脆宣告胜利散伙算
第十章 破韩灭赵(244B.C.—229B.C.): : 赵国的粮食物资不消耗。
光武中兴: : 使物资流通。
宦官,女后,外戚和朋党: : 也就是人员与物资都产生于现存体系之外。
渔阳鼙鼓动地来: : 所输入的物资则一般为消费品。
九重城阙烟尘生: : 但是物资仍是由各地汇集到京畿地带。
“藩镇之祸”的真面目: : 向朝廷呈献一部物资,但是税收及其军制,则自行勘定。
五代十国: : 以逼近自己的势力范围和中原物资
澶渊之盟: : 大部物资由江南运来。
王安石变法: : 如此庞大的物资,实在有以用商业方式管理处置之必要。
靖康耻: : 宋朝并无物资缺乏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