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騷返回主頁
移病還臺凡閱半歲乃愈始到傢園視園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嘆二首: 牢騷續罷文誰讀,塊壘澆平酒自賒。
念昔遊三首(其一): 詩中沒有一處正面發泄牢騷,而又處處讓讀者感到有一股怨氣,妙就妙在這“言外
南園十三首(其六): 滿腹牢騷通過一個“老”字傾吐出來,煉字的功夫極深。
南園十三首(其五): 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
燕昭王: 實是詩人以樂毅自比而發的牢騷,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
第十六捲:   發出的威脅?你們牢騷滿腹,開口抱怨:
詩選: 所有百姓的埋怨、牢騷和悲嘆
詩選: 開始灰心地牢騷滿腹
詩選: 十年不調奚牢騷
不然你要我怎麽樣: 不是你愛發牢騷
酬張少府: : 骨子裏隱含着牢騷
古風: : 不露鬱勃牢騷,確是五言古詩的正統風度。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 顯然是含着牢騷的。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衹不過是他發泄牢騷和不滿的憤激之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早已化為一腔牢騷憤激,不得已在韋濟面前發泄出來。
飲中八仙歌: : 卻不免牢騷滿腹,賦詩道:“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醉時歌: : 見得這篇贈詩不是一般的嘆老嗟卑、牢騷怨謗,而是傷時欽賢之作。
麯江對酒: : 不免滿腹牢騷
念昔遊三首(其一): : 詩中沒有一處正面發泄牢騷,而又處處讓讀者感到有一股怨氣,妙就妙在這“言外
詩的起源和《詩經》: : 表達下層貴族牢騷不平的情緒。
愛國詩人屈原和楚辭: : 也有人把“離騷”解釋作“牢騷”,也講得通。
宋代的詩: : 有牢騷
捲五: : 529、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第9節:紅袖添香婉約詞(7): : 這是柳永落第後發牢騷的作品。
范仲淹: : 對老友發牢騷、說醉話,頗有雪芹“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難言況味。
柳永: : 詞是柳永進士科考落第之後的一紙“牢騷言”,宋元時代有着重大的意義和反響。
孫洙: : 何須抵死摧人去!”這兩句是牢騷話:剛剛二更時分,城樓上還要敲三通鼓纔天亮
黃庭堅: : 浮沉、人生坎坷的經歷中所積澱下的牢騷抑鬱、愁悶不平的總和。
賀鑄: : 這當然會使他有着滿腹的牢騷和不平。
辛棄疾: : 表明自己滿腹哀怨牢騷
陳亮: : 無窮牢騷
劉過: : 以貌似牢騷實則激憤、看似達觀實則沉鬱的語言抒情言志,原是在人意料之中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