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捲二: : 故作易者取象
捲三: : 涉難特甚
捲四: : 欲同人
捲五: : 則有兇咎
捲六: : 而人所食之物皆存
捲七: : 小過故有飛鳥之象
捲八: : 傢人有嚴君,父母之謂也。
捲九: : 則受其睏
捲十: : 故取象
捲十一: : 爻皆稱
捲十二: : 故“不出”,而無咎也。
捲十三: : 而明生
捲十四: : 故四十九蓍則法長陽七七之數
捲十五: : 係辭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捲十六: : 有天道,有人道焉。
捲十七: : 萬物皆緻養,故曰“緻役乎坤”。
乾卦(第一): : 皆有待於三
坤卦(第二): : 為人用而又牝,順之至也。
屯卦(第三): :  ①欲往者:《蘇氏易傳》作“欲往者”。
蒙卦(第四): : 彼將沛然而自得
訟卦(第六): : 初不予而強爭
師卦(第七): : 小人無自入
小畜卦(第九): : 雖不為之用而眷眷,不决去之,卒受其病者,“小畜”是也。
履卦(第十): : 虎見六三而不見“乾”,斯咥之矣。
泰卦(第十一): : 爭則勝負之勢未有决,故獨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製其命;
否卦(第十二): : 必有不吾敵者見,故“大人吉”。
同人卦(第十三): : 而天下之能同者自至,其不能者不至也,至者非我援之,不至者非我拒之,不
大有卦(第十四): : 四與上近
謙卦(第十五): : 而“謙”之名生
豫卦(第十六): : 往而不為大?故曰“時、義”,又曰“時、用”,又直曰“時者”,皆適遇其
賁卦(第二十二): : 我可以兩獲,然而以永貞於二為吉也。
剝卦(第二十三): : 己獨協①,雖處於剝,可以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