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觴返回主頁
天姥嶺: 濫觴從此一泓澄。
朱季公寄詩有懷真率之集次韻: 真率之名初濫觴
和史魏公燔黃: 小輿初學江濫觴
奉寄子高盧兄五十韻: 東下斯濫觴
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州治久不剋就予至則命工人尋舊跡相地架竹旬月而水懸聽事又析一支以給中堂一支以入西合其下流則釃出外廡往來取汲人以為利因抒長篇以紀其功雲: 初微纔濫觴,漸大乃穿石。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還付濫觴窄。
何公橋: 沔彼濫觴,蛙跳儵遊。
投迤殿院: 滄溟納濫觴
五哀詩故尚書虞部員外郎知製誥貶萊州司馬渤海高公: 濫觴誘學者。
一品孫鄭昱: 濫觴登洪源。
和曹憲金華山韻上李雁湖: 濫觴起九章,流波到七發。
大雨破塊而入書籍盡濕: 初疑漢室濫觴餘,又如高鳳堂中麥。
茶荔謠: 豈意成濫觴,歲獻妨耕犁。
上鄭丞相: 新樂初濫觴,孰聞正始音。
送黃文叔侍郎赴三山: 自此濫觴至滔襄,
發排灣過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馬當: 坐使四海順流中古無濫觴
和石通判酌白鶴泉: 濫觴端可驗竜門。
次韻徐審知寄贈古句: 滔滔原從濫觴至,君其勿憚尋尺庸。
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江流由濫觴
寄施進之: 江流濫觴來,層臺纍土起。
論詩寄碩父五首: 源從濫觴至。
題徐氏滋德堂用老謝丈韻: 江河源從濫觴起,拱把可取合抱餘。
養源齋: 紅源初濫觴,其天千萬裏。
周允升見臨已而步過其書堂二詩贈之: 滔滔元自濫觴水,凜凜定期寒歲鬆。
裏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弊到雪篷濫觴矣。
重修竜堂詩: 飛液遇坎堪濫觴,荊扉挹啖逾蔗漿。
又次邦衡長子總幹韻: 媠擊三千始濫觴
凜凜歲雲暮: 源可濫觴,信然!
西地梨詩: 蓄紫濫觴隈。
詩選: 你們似乎是心之濫觴
乾隆詩選: 濫觴遠憶巴岷山,土鼓雲門拳石頑,清賞憑高興未已,烹茶更試中泠水。
升庵詩話(1-7): : 蓋王楊盧駱之濫觴,陳杜瀋宋之先鞭也,而人罕知之,況文中子之道德乎?乃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