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返回主頁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一百二十六: : 大司成兼侍講薛昂、國子監司業強淵明言:『竊謂文學之士,自縣升之州,由州貢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一百三十三: : 禮部尚書強淵明等並轉一官。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一百三十五: : 大司成兼侍讀薛昂、國子司業強淵明言:『竊謂《周官》以六藝教民,而數居其一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第一百四十六: : 禮官強淵明等賜銀絹有差。
第六講 如何研究歷史人物: : 屈原、陶淵明與杜甫,此三人,皆為衆熟知。
時來天地皆同力(3): : 李淵明顯是掩耳盜鈴,不過當時天下人皆爭逐帝座,也沒人真站出來和他在這方面
第一章 三皇神跡(46億——約5000年前): : 這就是是陶淵明作詩所說的:“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第二章 黃帝蚩尤(約5000年前): : 陶淵明所謂:“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就是誇贊他呢。
第十一章 六國畢一(229B.C.—221B.C.): : ”(陶淵明)。
蘇峻之亂的最後平定(1): : 他有個曾孫最有名——陶淵明
少年英豪 臨難登基(1): : 更有謝靈運、劉義慶、鮑照、陶淵明等群星照耀;
英傑輩出 元嘉之治(2): : 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主要生活於東晉末年,任彭澤令八
主人本善 豺狼終傷人(3): : 並派蕭衍的侄子貞陽侯蕭淵明和蕭衍的孫子蕭會理分督諸將。
養狼反噬 悔之無及(1): : 虜後一直好吃好喝養着的蕭衍侄子蕭淵明,表示說如果兩國重修舊好,蕭淵明等被
靖難夷兇 英謀獨運(1): : 又要把在寒山俘虜的梁武帝侄子蕭淵明送回梁地為君。
靖難夷兇 英謀獨運(2): : 陳霸先下一步自然就要廢掉蕭淵明,重新迎立蕭方智為帝。
靖難夷兇 英謀獨運(3): : 想想兩年前王僧辯改立蕭淵明為帝時陳霸先的一腔“忠義”之言:“嗣王高祖之孫
靖難夷兇 英謀獨運(4): : 奉北齊之傀儡蕭淵明為主,江南說不定就淪於北齊暴主之手,當時北齊上下“大鮮
四 蕭衍父子引起的南中國混戰: : 他命侄兒蕭淵明當總司令,會同侯景的部隊,進攻彭城(江蘇徐州)。
十 討滅宗室(1): : 晉末名士陶淵明有感於韓延之的事跡,也曾在他的《讀〈三海經〉》的詩中留下“
十三 南北二帝的身後事(1): :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五柳先生”陶淵明
二 自毀長城(1): : 他的詩歌意境頗似陶淵明,乍讀起來,都是隱士的風格,所不同者,一為山水隱,
十 除弊革新(2): : 認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影射的就是“塢壁”)。
附錄三 南北朝(前期)主要人物索引(4): : 陶淵明一:10,13;
煮酒論英雄之四東晉二遺臭流芳本一身的桓溫: : 就是陶淵明,曾祖父陶侃也幾乎當上東晉的大權臣,衹因為不是門閥出身,子孫淪
第三十六章南北朝的始末: : 梁武帝使子淵明往援。
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士: : 惟淵明詩,乃確然見其為田園詩,為山林詩,為草野平民詩。
捲一六0 南朝: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 : 遣南豫州刺史貞陽侯淵明、南兗州刺史南康王會理分督諸將。
捲一六一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 : 澄謂貞陽侯淵明曰:“先王與梁主和好,十有餘年。
捲一六六 南朝:梁敬帝紹泰元年~梁敬帝太平元年(公元555年~公元556年): : 齊立貞陽侯淵明為梁主,使其上黨王渙將兵送之,徐陵、湛海珍等皆聽從淵明歸。
捲一六七 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公元559年): : 追謚建安公淵明曰閔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