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返回主頁
張俊卒: 、寧武、靖海軍節度使、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張俊卒於行在(今杭州),年六十九
清河口之战
十八裏口之戰: 負責守衛清河口。
趙伯驌逝世: 繼》、《畫評》、《圖繪寶鑒》、《清河書畫舫》、《鬆隱集》
金九路伐宋: 左監軍紇石烈執中以山東兵二萬出清河口(今江蘇清江),右監軍完顔充以關中兵
金兵圍宋楚州: 於二十九日由清河口(今江蘇清江)最先渡過淮河,進圍宋楚州(今江蘇淮安)。
張貴妃得寵: 清河郡君張氏被封為宮中的才人。
宋鑿二股河: 下行一百三十裏到達魏、恩(今河北清河)、德(今山東陵縣)、博 (今山東聊
張茂則等治理河患: 黃河下遊恩(今河北清河)、冀(今河北冀縣)二州受災最為嚴重。
晉括民𠔌: 貝州(今河北清河西)有三千七百逃戶,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有八千一百逃
後晉大敗契丹於元城: 契丹軍直逼貝州(今河北清河西),貝州儲備有後晉軍隊數年的軍需。
竇建德部將擁劉黑闥起兵: 賢、王小鬍等被迫逃往貝州(今河北清河西)。
禁隴西李寶、太原王瓊等姓子孫不得自為婚姻: 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各族子孫不得自為婚姻(即禁
王弘義被杖死: 遊趙(今河北趙縣)、貝(今河北清河以西),見閭裏耆老作邑齋,誣告謀反,殺
擴大幽州節度使兼轄區: 洺(永)、貝(清河)、冀(冀縣)、魏(大名)、深(深縣)、趙(趙縣)、恆
得老子靈符: 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崔以清又上言說:見玄元皇帝於天津橋北,告雲藏靈符於武
顔真卿為盟主討安祿山: 真卿遂召賈載、穆寧及清河(今河北清河)縣尉張澹一起至平原商議抗擊叛軍之事
李萼說顔真卿拔魏郡: 先是清河(今河北清河)人李萼,年紀二十餘歲,為郡人求兵於真卿,並說:“你
史思明陷河北諸郡: 思明即以平原兵攻清河、博平(今山東聊城),皆陷之。
安慶緒大殺降唐將領: 其部將平原太守王暕、清河太守宇文寬皆殺其使者來降唐。
崔光遠復魏州: 冀州(今河北冀縣)、貝州(今河北清河),一路自洹水(今河北魏縣東南)嚮魏
鑒真卒於日本: 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人到揚州,再次邀請鑒真東渡,於是决定第六次赴日,天平
以安史降將節鎮河北: 、洺州(今河北永)、貝州(今河北清河)、磁州(今河北磁縣)六州節度使。
命諸道兵共討田承嗣: 進圍貝州(今河北清河),承嗣出兵救之。
代宗時四大藩鎮實力: (今河北永年東南)、貝州(今河北清河)、澶州(今河南內黃東南)等七州之地
河南北四鎮連兵拒朝命: 貝州(河北清河)刺史邢曹俊是田承嗣舊將,老謀深算,及攻臨洺,田悅召曹俊問
田悅睏守魏州: 又召貝州(河北清河)刺史邢曹俊,使之整軍隊,修守備,軍勢又振。
朱滔王武俊助田悅三人連反: 現在朝廷想要掃清河朔,不使藩鎮承襲,如果我亡,你不也會長久;
朱滔攻田悅: 然後帥兵嚮北圍貝州(今河北清河),引水環之,貝州刺史邢曹俊堅城拒守。
以田緒為魏博節度使: 與王武俊帥兵將救田悅貝州(今河北清河),聞魏博軍亂,不敢再進。
王武俊與李納爭棣州: 朱滔敗於貝州(今河北清河)時,其棣州(今山東惠民東南)刺史趙鎬以州降於王
女學士宋若莘卒: 貝州清陽(今河北清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