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返回主页
第59节:第五章(13): : 清代儒者大多认为这是一首朋友相赠答之诗。
第88节:第七章(16): : 再到清代宫廷之间的历代兄弟,多少刀光剑影代替了手足亲情。
诗经集传: : 对照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清代阮元的《十三经注疏》(下文简称《注疏》),校
礼记: : 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
仪礼: : 清代研究者有十余家,以胡培翚《仪礼正义》为世所称。
周礼: : 清代著名学者孙诒让认为,《周礼》一书,是自黄帝、颛顼以来的典制,"斟酌损
第15节:幽默的天津人(4): : 清代,天津逐渐失去军事要塞的地理位置。
第16节:幽默的天津人(5): : 所以清代成了"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
第38节:精细务实的江苏人(2): : 自晋代至清代,是为吴文化相对独立发展时期;
第1节:礼乐人生前言: : 清代著名学者孙诒让赞美它是从黄帝、颛顼,直到周武王的八代典制精华之集粹,
第1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2): : 清代学者凌廷堪说过:“上古圣王所以治民者,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礼字而已
第1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7): : 清代学者戴震在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对宋明理学家的天理、人欲的理论
第37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16): : 清代乾嘉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已经大举东来,著名学者阮元曾经写过一部《畴人
第25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16): : 清代巨商胡雪岩既善于经商,也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他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善
第11节:第一章 处世禁忌(11): : 清代康熙年间,在那时人称“张宰相”的张英与一个姓叶的侍郎,两家毗邻而居
先弄清对方是谁: : 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游玩,并去拜见方丈。
序: : 为清代考据家言一结集。
为政第二: :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他的
八佾第三: : 清代诗人吴梅村说的:“饱食终何用,难全不朽名。
里仁第四: : ”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拿一篇文章请他
雍也第六: : 尤其在清代,老百姓如建南北正向的房子,地方官一向上报,就要论罪灭九族的。
述而第七: :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
泰伯第八: : 在清代是禁书,但是我们还是把它保存了下来,也许大家没有看过。
子罕第九: : 是清代的画家,梅花画得很好,也是有名的理学家、学问家,但没有参加过考试而
颜渊第十二: : 最近看到一部描写清代末期的一个闻人的小说,过去我们也知道这个人就有片言
子路第十三: : 据说(待考)出在清代康熙、雍正间的桐城人张廷玉。
宪问第十四: : 清代的曾文正,就是这个“文”。
卫灵公第十五: : 例如清代诗人吴梅村的名作《圆圆曲》,有关吴三桂与陈圆圆的名句,如“妻子岂
季氏第十六: : 又如清代的乾隆,我们推开民族观念不讲,只看他的政治作为,在历史上是很可
阳货第十七: : 相当于后世清代慈禧逃难一样,很狼狈、很可怜,他骑在马上感叹人才的缺乏,便
微子第十八: : 这一类人在清代的历史上留下来,就列入“逸民传”中,当然不是二臣,二臣就是
子张第十九: : 如清代的郑板桥、袁枚这几个名家,官位只不过是当县长而已,而且他们也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