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水返回主頁
送吳顯道南歸: 澗水流過田中路。
再題南澗樓: 南澗水悠悠。
鍾山即事: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花開澗水上,花落澗水湄。
去歲和元翁重到雙澗寺觀餘兄弟題詩之篇總忘收錄病中記憶成此詩: 開泉浸稻雙澗水,煨筍充盤春竹林。
獨立: 唯聞澗水喧。
山居二首: 已卜坡東澗水邊。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夢到竜門聽澗水,覺來檐溜正潺潺。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𠔌張傢: 澗水鳴聲悲。
坐澗邊石上: 澗水悲鳴無歇時。
奉和受圖溫洛應製: 通津澗水西。
獻始興公(時拜右拾遺): 寧飲澗水流。
春行寄興: 澗水東流復嚮西。
緱山廟: 澗水流年月,山雲變古今。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
尋道者所隱不遇(一作於鵠詩,題作訪隱者不遇): 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懷張璪: 苔石蒼蒼臨澗水,陰風裊裊動鬆枝。
中書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後閣植四鬆逾數年…此官因獻拙什: 移根澗水隈。
早秋過郭涯書堂(一作郭勁書齋): 澗水生茶味,鬆風滅扇聲。
駱𠔌行: 澗水彈琴不暇聽。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十四首奉寄: 竹澗水橫,
題廬山寺: 別有一條投澗水,竹筒斜引入茶鐺。
蜀路感懷: 唯有縈回深澗水,潺湲不改舊時流。
: 舞罷閑聽澗水流。
贈僧: 瓶添澗水盛將月,
與道侶同於水陸寺會宿: 風遞遠聲秋澗水,竹穿深色夜房燈。
: 澗水鬆風生十指。
乞荊浩畫: 不求千澗水,止要兩株鬆。
送孟賓於員外還新淦: 雙澗水邊欹醉石,
戛玉有餘聲: 還將澗水並。
月夜: 澗水泠泠聲不絶,溪流茫茫野花發。
題本竹觀: 真人丹澗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