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返回主頁
中共中央命名首批“經濟特區”: 1996年底建成的汕頭海灣大橋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海和南海進行海空實彈演習: 閩南某地:風雲變幻的某海灣上空,成為展示空軍戰鬥力的大舞臺。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誕辰: 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後,他被聯合國委派負責與伊拉剋談判釋放聯合國及國際組織
納粹入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並炮擊了行駛在奧斯陸海灣內的4艘德國戰艦。
伊拉克客机自海湾战争后首次进行跨国飞行
我國南極長城考察站建成: 婉蜒流過註入海灣,這便是於武衡同志
貝聿銘誕辰: 計建造的第一幢建築:亞特蘭大市“海灣石油公司”辦公樓
海湾战争正式停火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 戰、越南戰爭、朝鮮戰爭以及後來的海灣戰爭中,化學武器屢屢登場。
舊金山發生大地震: 1906年4月19日在強烈地震襲擊了整個海灣地區一天之後,數英裏的大火今晚將舊金
联合国安理会宣布海湾实现正式停火
美國海軍襲擊伊朗: 美國海軍先是襲擊伊朗在海灣的兩個石油平臺,而後又出動了包括“企業”號航母
日本向海湾派遣扫雷舰队
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脑会议正式宣告诞生
水上飛機首次橫渡大西洋成功: 從紐芬蘭的特雷帕賽海灣(TlepassayBay)飛往亞速爾群島,航程1200海裏;
也門爆發全面內戰: 海灣合作委員會宣佈,如果也門雙方繼續衝突,委員會6國將“采取適當措施”進
海湾战争后科威特运出第一批出口原油
以色列占領全部耶路撒冷: 衝破埃及在亞喀巴海灣和埃拉特港的防禦工事。
英国医学家发现海湾综合症病因
科威特缺席判處前傀儡政權總理死刑: 海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剋軍隊撤離科威特時,除阿利亞之外,其餘8名成員都嚮科
薩達姆·侯賽因就任伊拉剋共和國總統: 在海灣戰爭中失敗。
薩達姆網開一面美人質獲準返國: 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以來,已先後有6名美國人因“誤入”伊拉剋境內被伊方逮捕,
薩達姆-侯賽因就任伊拉剋共和國總統: 在海灣戰爭中失敗。
伊朗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停火决議: 伊(朗)已在海灣多次發生軍事衝突。
安理會598號决議: 並决定將根據伊朗的態度和海灣形勢的發展,另行討論對付伊朗的辦法,包括重新
唐山大地震: 東臨渤海灣,西抵寧夏的名 咀山,14個省、市、自治區、20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上居
德國和大不列就巴格達鐵路達成協議: 小列顛一直試圖阻止德國進入富饒的海灣地區。
法國超級間諜衛星出山: 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美國動用了幾乎所有類型的偵察衛星
麥加慘案: 中東海灣局勢由此變得更加緊張。
张健横渡渤海湾成功
兩伊正式實現全綫停火: 伊朗又加緊了對航行在海灣輪船的襲擊。
伊拉剋軍隊進攻科威特: 引發海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