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返回主頁
明宗暴崩王忽察都: 和世(王束)西行至金山(今阿爾泰山),西北諸王察合臺等來附。
鐵木真徵服乃蠻部: 、“奈曼”等)遼金時遊牧於今阿爾泰山一帶。
鐵木真擒太陽汗: 其居地以按臺山(今阿爾泰山)為中心,西至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和阿雷
成吉思汗設千戶: 管轄西至按臺山(今阿爾泰山)方面的諸千戶,納牙阿為中軍萬戶。
蒙哥分割窩闊臺領地: 包括今額爾齊斯河和阿爾泰山一帶的原乃蠻部地分封給第三子窩闊臺,作為世襲領
召對種放: 從封泰山,祠汾陰,纍遷工部侍郎。
三佛齊國出使宋: 使者隨駕赴泰山陪位於朝覲壇,參加封禪典禮,受到厚遇。
宋真宗泰山封禅
行封禪: 來到泰山
祭孔尊儒: 在泰山祭祀天地後,真宗車駕至兗州(今山東兗州),又進行了係列祭孔尊儒活動
王欽若罷相: 為封泰山、祀汾陰製造輿論。
狄青逝世: 隱泰山,稱泰山先生,著有《春秋尊王發微》等。
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來唐: 東到金山(今阿爾泰山),西到威海,建西突厥王廷於三彌山(今新疆庫車北)。
突厥車鼻可汗嚮唐朝入貢: 建牙於金山(今阿爾泰山)以北,自稱乙註車鼻可汗,擁兵三萬餘人。
結骨入朝: 居住在阿爾泰山與杭愛山之間)酋長失鉢屈阿棧前來朝唐。
高侃擊突厥車鼻可汗: 追至金山(今阿爾泰山),將他俘獲,車鼻部衆都降唐,唐政府將這批人安置在鬱
高宗封禪,諸國從駕: 高宗封禪泰山,是為唐朝皇帝首次封禪。
改元乾封: 高宗封禪泰山,五日,禦朝覲壇,受朝賀,大赦天下,改元乾封。
贈孔子為太師: 高宗東封泰山還十四日,至麯阜,謁孔子廟,追贈孔子為太師,增修祠宇,以少牢
上老子尊號: 高宗東封泰山還至亳州(今安徽毫縣),謁老君廟,更上老子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
竇德玄卒: 乾封元年(六六六)從高宗封泰山,經濮陽,高宗問濮陽何以謂帝丘,德玄不能答
武後殺兄: 惟良、懷運以州刺史詣泰山朝覲,從至京師,獻食,武後密令人混毒藥於食中,賀
李善感直諫: 高宗封泰山之後,欲遍封五嶽,永淳元年(六八二)七月,於嵩山南又造奉天宮。
劉仁軌卒: 新羅、百濟、耽羅、倭四國酋長赴封泰山,以功授大司憲,遷右相,兼檢校太子中
沙陀金山遣使入貢: “金山”即金莎山(阿爾泰山之南)。
封禪之說起: 製以明年十一月十日有事於泰山
徵突厥大臣扈從封禪: 徵其大臣從封泰山,彼有所求,必欣然從命。
玄宗封禪: 至泰山下,騎馬登山,留從官於𠔌口,獨與宰相及祠官(主祭祀之官)俱登,儀衛
契丹王李吐幹來奔,邵固繼位: 邵固從至泰山,拜左羽林大將軍、靜折軍(在鬆漠)經略大使。
回紇殺突厥白眉可汗,盡據其地: 西抵金山(今新疆阿爾泰山),南跨大漠(今蒙古)。
李林甫死,楊國忠拜相: ”張彖說:“你們以為倚靠楊國忠如泰山,我以為是冰山。
河南北四鎮連兵拒朝命: 德宗要東封泰山,將路過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