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返回主頁
江东逝世
倭寇犯浙江、廣東: 倭寇先後進犯浙江東部寧波、紹興、臺州、溫州四府。
馮保閑住: 山東道監察御史江東之揭露馮保傢奴徐爵的罪行。
戶部請豁免虛糧: 戶部同意屯田御史江東之以及戶、工二科蕭彥、張棟等人的意見,上疏請改正虛浪
廷臣黨爭之興: 乃與江東之、羊可立合疏上言:“地果吉利則不宜有石,有石則宜另擇他處。
常州蘇州等府風災水災: 大風自靖江東北起,怒號振地,屋瓦橫飛,合拱之木立僕,江水為之大漲,城堞樓
張獻忠攻襄陽: 轉而與羅汝纔、老回回、闖塌天等沿江東下。
霍維華逝世: 時江東督師王之臣免,代者袁崇煥未至,維華謀行邊自固。
張國維致仕: 浙江東陽人。
宋詔勤王: 順江東下,宋廷非常恐慌,詔令天下勤王。
伯顔行省事於建康: 江東疫疾流行不利行師,令待秋再舉,詔伯顔以行中書省駐建康,將其作為南進的
焦山之戰: 自率軍自海道趨金山(今江蘇鎮江東),與元軍决戰。
夏貴以淮西降元: 與淮東、浙西、江東聯繫中斷。
羅璧、朱清、張瑄開海道運糧: 朱、張分別以江東道宣慰使;
世祖令江南秋稅折鈔: 除江東、浙西外,其餘地區衹徵秋稅。
寧海楊鎮竜據有玉山二十五都: 以七萬攻東陽(今浙江東陽)、義烏(今浙江義烏),五萬攻嵊縣(今浙江嵊縣)
成宗定江南夏稅之製: 規定除江東、浙西兼納秋、夏稅外,江南其餘地區衹徵秋稅。
孟海馬稱“南瑣紅軍”: 省平章咬住、參政答失八都魯領兵順江東下,於四月攻占歸州,繼而又與峽州總管
高宗復闢: (今江蘇南京)、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東安撫製置使呂頤浩即决議起兵討伐,並得
黃潛善、汪伯彥罷相: 除江東安撫大使兼知池州(今屑安徽),尋為言官所記,依舊落職奉祠,紹興十一
王念經起義: 後宋政府調浙西江東製置使張俊、江東宣撫使劉光世等大軍鎮壓,起義失敗。
韓世忠圍淮陽: 世忠乞援於江東宣撫使張俊,俊不從。
藕塘之戰: 會宋江東宣撫司前軍統製張宗顔亦至,劉猊軍大敗。
宋高宗定都臨安: 高宗以呂頤洗為江東安撫置大使兼行宮留守。
金軍再犯淮西: 在江東製置大使葉夢得的力勸下,纔决定繼續北上。
汪伯彥卒: 為江東安撫大使。
劉光世卒: 後為江東宣撫使,屯江州(今江西九江)。
葉夢得卒: 任江東安撫製置大使兼知建康府(今江蘇南京)、行宮(今浙江杭州)留守,致力
茨湖之戰: 進至茨湖(今湖南沅江東南),遇風不能上岸。
宋免两浙、江东租
宋開江浙堙塞流水之圍: 宋孝宗詔江東及浙西監司、守臣興修農田水利。
宋立沙田,蘆場稅租: 宋始括淮東、浙西、江東三路沙田、蘆場,以其租為馬料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