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返回主頁
捲四十三: : 正朔永昌,冠帶儋耳,四方共貫,八極同軌。
捲七十五: : 呼樵孺子尹永昌曰,我王子喬也。
捲八十一: : 為永昌太守,上書訟黨人,檻車徵棄市。
捲一百四: : 永昌大守曹鸞上(缺)解黨以不糾摘,獲戾胥靡,潛於(缺)巷群(缺六字)闢輒
捲一百五: : 察孝除郎、永昌長史、遷宕渠令。
捲二十九: : 追封永昌王。
捲三十二: : 景字永昌,爽孫。
捲五十三·魏五十三: : 領永昌太守,遷監軍翊軍將軍,領建寧太守,還統南郡事,進號安南將軍。
捲五十八·蜀二: : 永昌郡吏呂凱府丞王伉等執忠絶域,十有餘年。
捲六十·蜀四: : 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捲六十二·蜀六: : 左遷永昌從事。
捲六十四·吳二: : 諸將吏奉迎陪位在永昌亭者,皆加位一級。
第01部·捲十七: : 大都督府永昌、來庭兩縣,並從廢省,其百姓依舊分屬河南、洛陽兩縣。
第01部·捲五十九: : ◇ 改封永昌公主製
第01部·捲九十六: : 洛出永昌之,時和歲稔,遠肅邇安。
第02部·捲一百二十八: : 曰其基永昌,我亦不敢知;
第02部·捲一百四十九: : 既壽永昌
第02部·捲一百六十三: : 既屬永昌恩赦,在慶罪即合原。
第02部·捲一百六十四: : 永昌初以御史中丞出為潞州刺史。
第02部·捲一百六十八: : 永昌元年為酷吏所陷,流嶺南死。
第02部·捲一百七十五: : 永昌元年以賢良徵,時年七十餘矣。
第02部·捲一百八十二: : 表奏永昌,洞曉兵數,績著疆場,長沙武陵,亦足雲也。
第02部·捲一百八十七: : 今屬洛州永昌縣,以光盛業焉。
第02部·捲一百九十六: : 永昌元年春二月甲申朔,阝國公薨。
第03部·捲二百七: : (一作伯瓊)永昌元年進士。
第03部·捲二百十: : ◇ 為永昌父老勸追尊中山王表
第03部·捲二百二十二: : 自永昌之後,迄於茲辰,地寶屢,神山再聳,未若連岩結慶,並泌疏甘,群瑞同
第03部·捲二百二十五: : 永昌之始,接跡書坊,有廣漢陳子昂、鉅鹿魏知古、高陽許望、信都杜澄、昌樂
第03部·捲二百二十七: : 永昌元年孟夏辛卯,卒官,春秋五十有七。
第03部·捲二百二十九: : 永昌中,遭兇黨綱羅,為周興所奏,貶溫州固安令。
第03部·捲二百三十: : 初永昌之難,王下河南獄,妃錄司農寺,惟有崔氏女,屨布衣,往來供饋,徒行
第03部·捲二百三十四: : 永昌元年製除朝散大夫綿州司馬,天授二年加朝議大夫,長壽二年除資州長史,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