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返回主頁
捲四十七·志第十四: : 舊領永樂、安昌、神水、興城四縣,元初俱省入本州。
捲五十·志第十七: : 直隸行剩割上饒縣之乾元、永樂二鄉,弋陽之新政、善政二鄉來屬。
捲一百六·列傳第三: : 明永樂四年卒。
捲二百二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 時永樂三年也。
本紀九: : 臣毋漢未毋拉律林奏伊遠祖東王於明永樂年間來朝,歸至山東德州病歿。
志十五: : 、利津、霑化、惠民、蒲臺、壽光、永樂大水,灤州河溢。
志二十九: : 永樂初,重拓南城,又非復洪武之故矣。
志三十: : 永樂七年兼置安樂州。
志三十五: : 左合永樂裏水,其南南澗出郭店,並西入洪洞。
志三十六: : 明永樂七年,西新鬲津河自德入,環城又東,右合篤馬、趙王,又東鈎盤自禹城入
志三十八: : 鎮六:永樂、臨涇、石橋、雲陽、孟店、王橋。
志四十: : 抵永樂界,為館頭江。
志四十三: : 洣水合永樂江自東南來註之。
志四十八: : 明永樂中分置鎮安土州,屬思恩府,尋廢。
志四十九: : 永樂九年升安撫司。
志五十一: : 明永樂四年,建哈密衛。
志五十二: : 永樂初,盡以大寧地賜朵顔、泰寧、福餘三衛。
志七十二: : 永樂愷,協璣璿。
志七十四: : 長生永樂
志九十七: : 至明永樂間,會通河成,乃罷之。
志一百二十: : 又別輯永樂大典三百八十五種,交武英殿以聚珍版印行。
列傳九: : 始永樂元年十一月辛醜?起兵。
列傳十: : 永樂初,賜海西諸部敕,自都督至百戶,凡九百九十九道。
列傳一百六: : 安徽學政硃筠請開局搜輯永樂大典中古書。
列傳一百七: : 從永樂大典中搜輯散逸,盡讀諸行省所進書,論次為提要上之,擢侍讀。
列傳一百十: : 明永樂間,別開黃浦,寬廣足當三江之一,今亦謂之東江。
列傳二百六十八: : 與紱共藉永樂大典讀之,每日各盡二十捲。
列傳二百七十二: : 奏言翰林院藏永樂大典內多古書,請開局校輯。
列傳二百九十二: : 明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歷諸官窯,及哥窯、定窯、均窯、竜泉窯、宜興窯
列傳二百九十四: : 九章初經東原戴氏從永樂大典中錄出,一刻於麯阜孔氏,再刻於常熟屈氏,悉依
列傳二百九十九: : 永樂四年,改安撫司。
列傳三百: : 永樂五年,授四川長河西寧魚通宣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