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概返回主頁
送魏大從軍: 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副使不畏艱苦、毅然應命前行的豪邁氣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別之意也暗含其中了。
聽穎師彈琴: 次聯擬以英雄氣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柔一剛,構成懸殊的形勢。
度破訥沙二首(其二): 話》)此詩主要贊頌邊塞將士的英雄氣概,不寫戰鬥而寫戰歸。
春夜聞笛: ”這是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氣概
贈李兵馬使: 身得貳師餘氣概,傢藏都尉舊詩章。
七愛詩。李太尉(晟): 氣概敢不群。
寄杜使君: 氣概還鮮逸。
讀《杜工部集》二首: 山川氣概卑。
行路難: 豪俠朋輩“少年壯志當拏雲”的英雄氣概
橫吹麯辭·出塞: 是要用這個動詞傳出人物一往無前的氣概和內心的壯烈感情。
雜麯歌辭·水調歌第一: 大敵當前而無所畏懼、從容以待敵的氣概和風度。
少年行(其一): 勇猛殺敵的氣概和功成無賞的遭遇。
古風(其四十六): 有俯視一切的氣概,見出其吞吐千古、囊括六合的胸懷與氣魄。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 一種豪邁的氣概、樂觀的情緒和必勝的信念躍然紙上。
古風(其三): 象生動地展示出秦王當時志盈意滿的氣概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這就形象地歌頌了劉判官一往無前的氣概
軍城早秋: 氣概雄壯,幹淨利落,表現出地道的統帥本色。
長安秋夜: 但讀者卻感覺到一種非凡的襟抱、氣概
寄送盧拱秘書遊魏州: 遊從氣概生。
奉送嚴大夫再領容府二首: 感會潛生氣概間。
述國亡詩: 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當然是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
化江南簡寂觀道士侯用晦磨劍(一作磨劍贈侯道士): 手中氣概冰三尺,
題梅嶺泉: 杉鬆氣概全。
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偶病不能射): 問他這個病弱的老人:你平生的豪邁氣概跑到哪裏去了?你往昔奔馬騎射為誰爭雄
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令人想見詞人寫作此詞時怒發上指的氣概
賀新郎: ”這是何等叱咤風雲的英雄氣概!“不恨”二句,用《南史》捲三十二《張融傳》
氣慨: 氣概如虹俺得知,留吳那肯竪降旗。
臨江仙(餞別王景源赴臨江軍): 舉觴仍氣概,覓句更風流。
驀山溪: 聲名氣概
水調歌頭(次李伯紀韻趣開東閣): 昂霄氣概,古來無地可容纔。
薄媚(排遍第九): 表現了主人公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