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返回主頁
牧童詞: 這首民歌體的政治諷刺詩,是用一個牧童的口吻寫的。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此詩富有民歌風味,它的一些描寫,在心理刻畫中顯示,寫得如此細膩,熨
楊柳枝詞: 有如民歌,加以描寫生動傳神,當時就“遍流京都”。
堤上行三首(其一、其二): 都是巴山楚水人民愛唱的民歌
與歌者米嘉榮: 原是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民歌,由玄宗時的西涼府都督郭知遠進獻朝廷。
春晚書山傢屋壁二首: 具有民歌的音樂美。
聞前王使君在澤潞居: 今日又見民歌六七袴.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民歌姬奭次周南。
曹侯善政頌: 與民歌之。
和謝公定徵南謠: 至今民歌尹殺我,州郡擇人誠見功。
卜算子: 富有民歌的藝術特色。
相和歌辭·江南麯: 這首詩卻藉質樸的民歌體裁,從另一方面給人以別具一格的風采。
江南行: 都不難發現深受南方民歌的影響。
五日觀妓: 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傢女”之句。
橫江詞六首(其一): 藝術特色的形成得力於學習漢魏樂府民歌
採蓮麯: 民歌味道很濃,寥寥數語,涵蓋萬千。
蘭溪棹歌: 仿擬民歌的韻緻,以清新靈妙的筆觸,寫出蘭溪一帶的山水之美,漁傢的歡快之情
觀祈雨: 》中“赤日炎炎似火燒”那首著名的民歌與此詩在主題、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
淮陰行五首(其四): 南朝樂府民歌《三洲歌》雲:“風流不暫停,三山隱行舟。
採蓮子: 富有民歌風味。
裏中女: 富於民歌比興色彩。
效崔國輔體四首: 南朝樂府民歌的一種特殊表現手法,是喜歡運用諧音雙關語來喻指愛情。
鲁城民歌
建昌民歌
南歌子: 都是民歌常用的意象,它與憐、偶諧音,用來表現愛情生活,引起對男女情愛的聯
滿江紅: 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啣。
水調歌頭(送鄭厚卿赴衡州): 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銜。
羅敷歌(采桑子·五之四): 得名於漢樂府民歌《陌上桑》。
采桑子: 是文人詞而富有民歌風味。
浪淘沙: 它源於民歌,卻無“男子而作閨音”(田同之語)的痕跡。
畫眉郎(好女兒): 漢樂府民歌《陌上桑》中有:“使君自南來,五馬立踟躕”之句。
生查子(情景): 有民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