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返回主頁
自朔方還與鄭式瞻崔稱鄭子周岑贊同會法雲寺三門避暑: 唯於此心了。
和人秋歸終南山別業: 誰能繼此心
酬盧十一過宿: 何妨問此心
送嚴士良侍奉詹事南遊: 此心能幾人。
詠懷(一作詠情,一作感寓): 此心終不歇。
贈姚怤別: 何以寫此心,贈君握中丹。
桐花: 無人知此心
說劍: 此心何太厚。
感事三首(此後並是學士時作): 此心長自保,終不學張陳。
俠客行: 此客此心師海鯨。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鬍旋女: 佞臣聞此心計回,
有酒十章: 豈不知君飲此心恨,
贈杓直: 自吾得此心,投足無不安。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於石上: 見此心依然。
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捨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 我自得此心,於茲十年矣。
重題: 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言。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捨弟五十韻: 此心知止足,何物要經營。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無可奈何歌: 為此何是?誰冥此心,夢蝶之子。
海陽十詠。雲英潭: 來此心神醒。
寄丘儒: 此心鎮懸懸,天象固回轉。
旅遊: 此心非一事,書札若為傳。
孟融逸人: 世界此心疏。
喜姚郎中自杭州回: 翛然適此心
早蟬: 若問此心嗟嘆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上𠔌旅夜: 此心不嚮常人說,倚識平津萬戶侯。
寄韓潮州愈: 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
夜集烏行中所居: 名山獨入此心來。
宿晉昌亭聞驚禽: 遠隔天涯共此心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此心無以為。
別衡州牧: 此心誰與論。
泗上客思: 此心閑未得,到處被詩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