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七夕曝衣篇: 金宛轉出梅梁。
使過襄陽登鳳林寺閣: 丹隱翠微。
發端州初入西江: 即事尋丹
至嶽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 岩鬆下長。
鄭櫻桃歌: 百尺金倚銀漢。
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 石房倚雲
李雲南徵蠻詩: 巘近高鳥,穿林經毒蟲。
洞房怨: 金晚下臺。
寄友人: 上得雲不回首,釣竿猶在五湖邊。
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 取之難天,失之易反掌。
寄盧先輩: 猶指丹曾到處,莫教猶作獨迷人。
貴遊: 樓對青山倚玉
仙𠔌遇毛女意知是秦宮人: 金與天接,幾日來相逢。
第三峰: 雲升幾重。
春詞二首: 美人金出,素手自提筐。
舟中曉望: 濟者岩壁,援葛蘿之莖,度得平路,見天台山蔚然綺秀,列雙嶺於青霄。
登揚州棲靈寺塔: 盤接元氣,半壁棲夜魄。
寄許尊師: 獨上雲入翠微,蒙蒙煙雪映岩扉。
送惠師(愈在連州與釋景常、元惠遊。惠師即元惠也): 空上秋旻.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飈颭伶俜。
古意: 安得長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憲宗元和五年時為河南令): 無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
華山女: 仙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 以為己階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法華寺石門精捨三十韻: 悠若天往。
詩三百三首: 終不作航。
廬山瀑布歌送李顧: 挂丹
登天壇夜見海: 霞赤城遙可分,霓旌絳節倚彤雲。
太白西峰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寄呈鳳翔齊員外張侍禦: 丹閑倚空。
奉陪侍中登白樓(一作奉陪渾侍中五日登白鶴樓): 高樓倚玉,朱檻與雲齊。
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二首: 雲創其居,抱犢上絶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