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第一〇五回 譚紹聞面君得恩旨 盛希瑗餞友贈良言: : 流毒梓,貽禍國傢,萬難久稽顯戮,已恭請王命誅死。
捲一: 水宮慶會錄: : 笑看扶三百尺,金雞啼罷日輪紅。
三山福地志: : 下壺饗而救翳之餓,此則故人之賜也。
天台訪隱錄: : 麻掩映,儼然一村落也。
牡丹燈記: : 女忽回顧而微哂曰:“初無中之期,乃有月下之遇,似非偶然也。
愛卿傳: : 愛卿謂之曰:“妾聞男子生而弧蓬矢以射四方,丈夫壯而立身揚名以顯父母,
鑒湖夜泛記: : 其蠶蓋扶之葉所飼,其絲則天河之水所濯,豈非織女機中之物乎?君何從得此
犬姦: : 約於中,人且不齒[6].
狐嫁女: : 《詩·小雅·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王成: : 《詩·大雅·柔》:“人亦有言,進退維𠔌。
珠兒: : 為妖僧迷殺樹下,驅使如倀鬼[17],冤閉窮泉[18],不得脫化[19].
鬍四姐: : 常八九離梓[27],被妖物蠱殺吾弟。
蓮香: : 生,名曉,字子明,沂州人[1].
狐妾: : 以梓誼詣劉[23],欲乞一面。
毛狐: : 6]使君自有婦:藉用樂府民歌《陌上》詩句:“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酒狂: : 又稱為東華帝君或扶大帝。
鴉頭: : 劉邈《萬山見采人》詩:“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
花姑子: : 見蒲鬆齡《農經·農經》。
荷花三娘子: : 乃略近拂拭曰:“中之遊樂乎[4]?”女笑不語。
上仙: : 善“長之術[4].
竇氏: : 女促之曰:“中之約[13],不可長也。
絳妃。: : 蓋柳推,用觀兵於上苑[87].
細候: : 十畝可以種[9],織五匹絹,納太平之稅有餘矣。
八大王: : 指駡槐,痛斥田■,因劾為“駡座不敬”,終被誅殺。
鞏仙: : 《莊子·庚楚》:“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
梅女: : 南朝劉邈《萬山見采人》詩:“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
阿綉: : 誰作中逃耶[45]?”劉笑捧其頰。
小翠: : 故以我來報恩、了夙願耳。
霍女: : 何前後之舛[26]?”曰:“漫言之[27].
姚安: : 忿曰:“若有中約[6],豈瑣瑣所能止也[7]!”
折獄: : 禍樹以烹老龜耳[23].
劉夫人: : 《詩·大雅·柔》:“人亦有言,進退維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