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寒返回主页
六么令(云舍赵使君同赋): 晓来寒角,吹起愁相触。
明月棹孤舟(木樨): 雁带愁来寒事早。
满江红: □晓来寒透,不堪愁绝。
南歌子: 不禁花絮夜来寒
望南云慢(木芙蓉): 晓来寒露,嫩脸低凝,似带啼妆。
定风波(六·多景楼): 东风春减夜来寒
浣溪沙(题馀干传舍): 萧萧微雨晚来寒
蓦山溪: 不奈晚来寒,帘半卷,日西沉,寂寞闲庭户。
汉宫春(见早梅呈吕一郎中郑四六监岳): 问从来寒气,损甚容光。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鬼火夜照来寒灯。
书斋: 瓦沟雨来寒有声。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但向暑来寒往处,十分磨鑢要无痕。
次韵黄长孺: 醉来寒亦春。
春词: 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
次韵法观送红梅栽: 霜深应怯夜来寒
秋日即事八首: 来寒往暑谁能问,归燕宾鸿各自忙。
秋日即事八首: 夜来寒露已为霜。
晚晴: 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
再游西城: 後日重来寒食近,杏花林外见青山。
宿横溪桥: 夹衾犹怯夜来寒
燕雀二首: 暖来寒去但安身。
山园小梅二首: 霜深应怯夜来寒
登潮阳东山: 就石坐来寒
赠玉隆刘道士: 旧泥丹灶出来寒
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 一来寒谷转春风,百万喁喁说此翁。
次韵新乡诸公雪诗二首: 重阴先殿晚来寒
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往来寒日中。
小酌: 觉来寒日晚,落叶拥茆庵。
春夜闻雨: 骤来寒气增。
疏斋用前韵记响山之游依韵奉答: 我来寒栖鬓成翁,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 春来苦雪夏来寒,南去愁霖北去乾。
偈颂二十一首: 众苦不来寒暑尽,铁昆仑卧水晶宫。